分享更多
字体:

拉加德称中国可应对经济恶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0 02:41 来源: 京华时报

  国际金融论坛2011年全球年会于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众多高官、学者坐而论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总裁拉加德昨天在参加该会议时表示,如果经济增长前景显著恶化,财政政策可以成为第一道防线,因为中国具备充足的财政空间。

  >>拉加德 中国仍有空间控制信贷

  拉加德说,中国正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国内脆弱性——减缓信贷增长速度,提高拨备和资本金水平,以及扩大宏观审慎政策范围。中国仍有空间通过货币政策控制信贷增长。财政政策正适当地回归平衡态势。但如果增长前景显著恶化,财政政策可以成为第一道防线,因为中国具备充足的财政空间和迅速调拨资源的能力。在调整经济、扩大内需方面,中国也正沿着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设定的正确轨道前进。在经济再平衡的道路上,中国已经取得可喜进展。

  拉加德说,当通胀压力居高不下、货币政策宽松时,收紧货币是合理的,但当通胀得到控制、面临很大外部风险时,各国应推迟货币紧缩。

  >>李稻葵(微博) 突然放松对中国经济不利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昨天的论坛间隙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应当放缓,但是指中长期而言,短期突然放松不仅对中国经济不利,对世界经济也不利。

  李稻葵当天的演讲主要是谈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他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不应该是一个终极目标,与中国进入WTO不同。“人民币国际化,只是一个伴随的副产品,是中国经济不断地参与国际事务,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副产品,是中国金融改革、金融开放的一个副产品,是金融不断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副产品。”

  在谈到拉加德提到的IMF扩资行动时,李稻葵认为,在扩资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人民币计价出资,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中国的话语权提升的过程。

  中国需要参与

  金融一体化

  >>戴相龙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在论坛上表示,中国还是需要积极稳妥地参与金融全球化。

  戴相龙指出,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以美元、欧元等国际货币以及经营管理这些货币的大型金融集团,以及纽约、伦敦等大型金融市场组成的国际金融体系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对全球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兴经济体应该参与到金融体系中去,并且进一步改制、改革、改善这个体系。

  他指出,中国需要参与金融一体化。

  本报记者 高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