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希腊新总理上任或继续财政紧缩政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3 03:50 来源: 新京报

  “我已经负担不起希腊新的物业税了。”雅典市民埃利亚斯·艾利阿迪斯有诉不完的苦。说完这句话,他拿起一把旧吉他自弹自唱起来。他说,弹吉他已成为他逃避希腊苦闷生活的唯一方式。

  2011年10月,48岁的艾利阿迪斯被迫提前“退休”。此前,他曾在奥林匹克航空公司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据其介绍,“退休金一开始还能支撑我的生活,但由于财政紧缩政策,这笔钱已经被削减了三分之二。”

  妻子残疾儿子失业

  艾利阿迪斯预计希腊政府削减退休金的政策还将继续。这个头发已经花白的男人为一家人未来的生活忧心忡忡。

  艾利阿迪斯一家三口住在雅典海边的一栋狭小的公寓里。妻子阿纳斯塔西亚是一位残疾人。丈夫抱怨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他每个月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于雇用护理人员照顾妻子。

  儿子阿波斯托洛已成年,目前根本无法找到工作,现在只能继续跟父母住在一起。

  “物价每天都在上涨。”艾利阿迪斯把心头的不满全说出来了,“我们根本无法负担我们需要的生活品,因此必须仔细考虑哪些物品是真正必需的。”

  艾利阿迪斯每个月的退休金是1200欧元,全家人都依靠这笔钱过日子。问题是,在艾利阿迪斯看来, “这笔钱已经快无法支撑我们的生活了,更别谈会有剩余了。”

  “那么多商人未缴税”

  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政府大幅度削减福利,增加税收,导致很多民众走上街头,进行游行抗议。有时,示威人群同防暴警察对着干,木棒、石头、焰火就成为一些人宣泄不满的工具。艾利阿迪斯称他自己不会选择对抗政府,尽管自己已经负担不起新的物业税。

  “税收不公平,这显然是错误的政策。”他说,“希腊那么多的商人从未被征税,他们的银行账户里堆满了钱,政府不问他们要钱。我们穷困潦倒,却要支付那些我们根本负担不起的税收,这公平吗?”

  新的物业税将通过电费的形式征收。对于那些负担不起的穷困家庭,目前也毫无迹象表明希腊政府会减免他们的赋税。

  “我们怎么可能逃得过去。”艾利阿迪斯“一声叹息”。

  “新总理如此强势”

  尽管艾利阿迪斯放弃走上街头,对抗政府,然而民众的愤怒还是通过街头的咒骂声、媒体的报道传至希腊政府高层的耳朵里。

  经济的困境和社会的窘态,倒逼政治权力的格局做出调整。此外,欧盟的压力,也在助推这种调整。

  2011年11月10日,希腊各政党领导人经过4天的紧张谈判,最终同意由欧洲央行前副行长帕帕季莫斯接替帕潘德里欧成为希腊新总理,并组成联合政府,以便帮助希腊走出债务危机的困境。

  当天,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发表书面声明称,联合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执行10月26日欧洲联盟首脑会议的系列决议以及与之相关的政策。新政府将落实与欧盟达成的1300亿欧元救助计划,拯救岌岌可危的国家。

  帕帕季莫斯于11月11日正式宣誓就职,但他只是过渡政府的总理,任期只有3个月。根据该国法律,在明年2月底希腊将举行新一届大选,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来组织新政府。

  观察人士认为,帕帕季莫斯是如此强势,以至于那些觊觎下届选举的人已将他视为潜在对手。帕帕季莫斯曾提出担任总理条件,一是担任6个月总理,二是财政部长要由他任命。这让左翼和右翼的政党都感到不快。而这两个政党在过渡政府内阁成员分配上拥有最大发言权。

  有分析人士称,希腊政治已如其国库,濒临“破产”。新总理不仅要挽救经济,也需恢复政治威信。他应当运用欧洲央行的政治资源、稳定希腊政局,确保新内阁两党政见统一,并实施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IMF商讨的救援措施。

  总理易人股市攀升

  现年64岁的帕帕季莫斯表示,在希腊困局的“临界点”,他将为希腊“担起责任”。他声称联合政府将接受欧洲开出的强硬条件和一揽子援救计划,将希腊从破产的边缘拯救回来。

  11月6日晚,时任总理帕潘德里欧与反对党新民主党领导人安东尼斯·萨马拉斯就组建联合政府事宜达成一致,并商讨新任总理人选。但在四天的谈判中,双方数度“谈崩”,一直无法就新总理人选达成统一意见。

  帕帕季莫斯在接到新任命后表示,希腊仍然面临着“棘手的问题”,但他对国家未来持乐观态度。“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会容易,但如果我们能团结一致,最终将以最小的代价和最有效的方式尽快解决问题。”他说。

  此前几个月里,希腊国内民众数次爆发示威游行,欧盟也一直在就全民公投以及削减福利等问题对希腊施压,前任总理潘帕德里欧一直饱受国内外压力,直到6日他同意组建联合政府,并同意于明年2月底举行新一轮选举。

  市场对帕帕季莫斯当选新总理反应积极,当天希腊股市大幅攀升。

  “政客枪口对准民众”

  十年前的2001年,希腊加入欧元区。

  然而德国媒体却将希腊称为欧元区的“第三世界”。据悉,其劳动生产力在欧元区国家中属落后之列,仅仅是德、法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在欧元区内,希腊长期贸易逆差,资金大量外流,只能举债度日。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足的情况下,各政党为了赢得选民支持,盲目讨好民众,效仿其他富裕国家,向选民许诺高福利,政府和民众都过着高福利高消费的日子。据报道,希腊人均拥有的信用卡高达5张,民众都在提前消费。

  过去,过度消费;如今,拼命节省。

  希腊作家贾森在名为《希腊恶债》的书中指出,“国家出现困难,政客们只将枪口对准普通民众,要求他们承担更多赋税,但一些富人却能逃避这些税收。他们仿佛每天都在同一头牛身上挤牛奶,这头牛迟早会枯竭而死。”

  希腊将紧缩进行到底

  对于希腊大多数政客而言,他们目前最关心的是谁能尽快让国家经济恢复秩序。

  希腊教育部长安娜称:“国家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总理,他必须在金融事务上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虽然帕帕季莫斯一直被视作希腊政坛的“门外汉”,身上没有过多复杂的政治色彩,但他是一名出色的经济学家,有媒体认为他可能将带领希腊“开辟一条新道路”。

  1994年至2002年,帕帕季莫斯一直担任希腊银行行长,在此期间,他亲自操作了将希腊货币转换成欧元的一系列措施。随后,他凭借丰富的理论和实战经验成为欧洲央行副行长,任期从2002年到2010年,是希腊最负盛名的金融专家。

  目前,新官上任的帕帕季莫斯面临的第一项任务即是收拾帕潘德里欧留下的烂摊子。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让希腊主要外国债权人,包括欧洲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也即所谓的“三驾马车”恢复对希腊的信心。

  虽然在债务危机背景下,希腊社会动荡局势加剧,民众对国家削减福利的抗议声不断,但帕帕季莫斯已经承诺接受欧盟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因此将进一步劝服议会通过新一轮的财政紧缩政策,包括裁减更多的政府工作人员。

  帕帕季莫斯认为联合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希腊仍然留在欧元区。因此他坚持反对党新民主党党员将在联合政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他们立即实施更多的财政紧缩政策。

  他说:“我相信国家的稳定和未来的繁荣将确保希腊继续在欧元区发挥作用。”

  大量市民转型务农

  辞去总理之职时,帕潘德里欧发表讲话认为新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新的政治心态,新的政治文化的开始”。

  据其介绍,过去两年来,希腊政府出台削减工资和养老金以及大幅增税的政策,让民众作出了很大牺牲。这些“牺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国家得到“关键的救援资金”以及能够继续与外国债权人进行谈判。

  媒体称,过去两年内,大约6万希腊人离开城市务农。

  税收增加、工资减少、养老金缩水,一系列紧缩政策使得希腊人不满。其中有很多人选择逃离首都雅典等大城市。

  希腊青年农民协会成员季米特里斯·米海利季斯认为,越来越多人务农是为了“寻找稳定的生活轨迹和低开销的生活方式。”

  除了务农,一些人则把目光投向国外。现年27岁的希腊生物学专家叶夫根尼亚·察基利,在邻国塞浦路斯的一家实验室工作。

  他说:“我在希腊找不到工作,也看不出今后几年会有好转。”

  本报记者 冯中豪

  ■ 声音

  欧债危机并非福利国家危机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科林·海伊(colin hay)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的欧债危机并非一场福利国家的危机,这只是一个并不完善的单一货币体制的危机。它是那些经济不够发达,而且不能自由调节货币汇率的南欧国家的危机,这些国家的市场竞争力比西北欧国家脆弱很多。看看北欧国家,没有一个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

  单一货币体制有缺陷

  科林·海伊认为,欧债危机的最关键问题不仅仅是欧元货币政策的失败,而是其体制固有的缺陷,即如何在多个经济体之间协调单一货币政策。这场全球危机彻底暴露了欧元区这个弱点。如果欧洲中央银行允许希腊本国货币可在国际汇率市场中自由流动,希腊的出口商品就可以自由降价或涨价,从而符合市场要求,就不会出现如此之负债危机。

  在其看来,希腊债务危机受到一个被人为定高的货币价值所拖累,而那恰恰是被西、北欧经济实力强盛国家所推高的,尤其是德国。希腊在当初加入欧盟和经济货币联盟的准入门槛太低了,是其他任何新加入欧盟国家从未敢想的低标准。在全球经济危机大环境下,欧元区已印证了欧洲目前还不适合实行单一货币体制,这源于国家实力的差距。与此同时,“我不认可对希腊福利制度的批判。” 有些人认为这是福利国家的弱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已证明了福利国家依然坚挺。

  削减开支会抑制增长

  针对希腊是否会破产,欧元区一些国家现在忙于削减开支是否有利于解决债务危机的问题?科林·海伊分析说,希腊是否会破产,要取决于意大利对危机的处理程度。如果意大利也陷入目前希腊这种垂死状态,那么目光就会转移到意大利身上,希腊会有喘息之机。然而目前各国应对危机的方法都是削减开支,但这只能是应急,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例如会减少市场需求,并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潜力,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恶性循环。

  本报记者 王晓枫

  ■ 对话

  “欧洲需求下降殃及中国外贸”

  专家扈大威称希腊总理易人难以解决该国债务危机

  出生于政治世家的帕潘德里欧辞去希腊总理之职,欧洲央行前副行长帕帕季莫斯“众望所归”,出任希腊新总理。总理易人,能否改善经济和社会局面日渐困窘的希腊的处境?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扈大威认为,希腊现在的问题是借了很多钱还不上,换一个人当总理,希腊兜里还是没钱,依然无法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兜里有几千亿真金白银,能还债就能解决问题,没钱只能按照外界的要求来做。”

  希腊违反财政纪律

  新京报(微博):希腊危机是如何产生的,除了“寅吃卯粮”,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扈大威:希腊问题主要还是自身财政上的先天不足导致的。在其加入欧盟时,国内财政就不达标,只是通过在账目上进行了一些表面的加工。加入欧盟后,希腊融资成本很低,便于其大量借贷度日,这种行为实际上不符合欧盟的财政纪律,希腊因此出现目前债台高筑的局面。

  新京报:欧盟拯救希腊,是否可以理解为欧盟在自救?倘若希腊崩盘,欧元区将具体受到怎样的冲击?

  扈大威:欧盟拯救希腊实际上的确是在自救。希腊加入欧元区后,发行大量债务,而欧元区很多核心国家的银行将这些债务大量购入。因此,希腊的问题跟法国、德国这些银行联系非常密切,一旦希腊出现债务违约,对整个欧洲的银行业、金融体系都会造成很严重的连锁性冲击。而银行业出现问题,会影响资金流动性,整个市场信心会遭受打击,正如当年雷曼公司的倒闭一样。

  原来欧盟一直不敢下决心对希腊的债务进行减记,正是担心会引起连锁反应。因此欧盟必须先给银行注资,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前做好准备,稳固银行业,在救助基金规模增加后,才能对希腊债务问题做出实质性的处理。

  “欧元区不会解体”

  新京报:倘若欧元区经历重创,那么会对欧洲一体化的理念和实践造成何种打击?

  扈大威:现在媒体总是在谈论欧元区解体的问题,然而这种可能性事实上非常小。因为欧元区国家现在找不到替代方案,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不可能走回头路。欧元区内的任何一个小国,例如希腊,一旦选择退出欧元区就意味着它必须重新使用以前本国的货币。倘若如此,这种货币对欧元的汇率会大幅度贬值,而他们现在所有的债务都是欧元债。

  换言之,这些债务的规模会急剧放大,那么欧盟提供的资金援助和制度保障会荡然无存,这是不可想象的。

  新京报:自身勒紧裤腰带,节省开支,同时依靠外部的“金援”,希腊走出困境的可能性多大?经济恢复增长的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数?

  扈大威:希腊要摆脱债台高筑的困境可能将经历一个中长期的过程。欧盟在解决债务危机时过分强调短时间内实现消除财政赤字,经济紧缩的力度有点过大。

  希腊现在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削减开支,减少赤字,公共债务会越来越多。但如果希腊在短时间内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会影响国家经济增长,国家经济得不到增长自然会影响其还债能力。其实,希腊短时间内还是应该力求促进经济增长。

  希腊本身竞争力不足,加入欧盟后,公民福利大幅度提高,但劳动生产力又跟不上,同时缺乏单独的货币政策和独立的货币调整,竞争力一直在下降。在对外贸易上,希腊无法与其他国家竞争,本国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又导致国内需求萎缩,看不到经济上的亮点。

  “中国可借IMF发力”

  新京报:欧债危机对中国有何影响?

  扈大威:欧元区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必然导致国内需求的下降,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会产生影响。

  新京报:中国是否应该对希腊或欧洲伸出援手?

  扈大威:欧洲这些国家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如果欧洲出现严重的财政和金融问题,首先应该由欧盟来解决欧元区国家的问题。第二个渠道是各国应该在IMF框架下解决问题,中国可以在IMF的框架下发挥自己的作用。

  本报记者 冯中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