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家企业因科技投入不足被亮黄牌 被指太重营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18 09:28 来源: 杭州日报44家企业科技投入不足被亮“黄牌” 名单中没有杭州企业
“金字招牌”没有终身制
国家级技术中心,被企业界誉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奥斯卡”。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对全国的企业国家级技术中心进行评价。这一下,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根据评价结果,有17家被撤销国家级技术中心资格,还有44家企业被“黄牌”警告。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其中不乏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两家杭企名列前50名
在公布的这个最新榜单上,14家企业技术中心得分在90分及以上,被评为优秀。10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得分在60分以下,评价为不合格。有6家企业技术中心未上报评价材料,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次评价得分在65分至60分之间,这些企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都被撤销资格。
记者看到,有两家杭州企业得分进入榜单前50名。其中万向集团以92.2分名列第5名。去年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刚被授予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今年的评价榜上,就以86.5分名列48名。不合格名单中没有杭州企业。
从另一张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榜单中可以看出,万向集团去年的科研经费支出达17.25亿元。这也难怪,万向作为杭州最早一批进入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老牌军,凭借持续的科研投入,成为榜单前列的常客。在发明专利方面,中控科技以85项在全国企业中名列第45名。据了解,杭州已有约20家企业跻身国家级技术中心行列,今年又有2家企业入围。这显示了杭州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集团军”优势。
IT家电名企也上“黄榜”
令业界注目的是,这次,包括格力电器、联想(北京)公司、用友软件、五粮液等知名企业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得分仅仅在合格线上。根据评价,对得分在60分至65分之间的企业,给予“黄牌”警告。其中不少是以科技、创新为卖点的IT、家电、医药企业。
“科技创造价值”,“科技创造自由”、“技术领先,成就非凡”……类似的电视广告、商场营销铺天盖地,而背后,一些企业在技术中心的投入上并不尽如人意。国家技术中心的评价榜或许揭开了其内幕的冰山一角。
业内人士质疑,企业在宣传之时大肆鼓吹“技术”概念,但实质投入却令人失望,这种做法难免有“忽悠”之嫌。甚至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招股书中也借用这样的手法进行宣传。例如在研发人员比例数据上弄虚作假,涉嫌骗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这次的“黄牌”警告和不合格摘牌,就是在告诫这些企业:别拿“金字招牌”光环充门面,要真正推动技术中心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中发挥作用,“滥竽充数”肯定是行不通的。
守住“金字招牌”不容易
“要评上国家级技术中心很不容易,首先要成为市级技术中心,然后是省级技术中心,一级级上去,要求也越来越高。”市经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科研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新产品利润占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的比重,以及专利、科技项目数和获得的国家级奖励等,都有具体的指标。
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难得,但得到这块“金字招牌”好处显而易见。“这是个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拿这招牌去参加竞标、开拓市场,无疑会大大加重砝码。”下沙一家IT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的扶持政策也是实实在在的。记者了解到,杭州对评上国家级技术中心的重点产业企业,最高资助和奖励资金可达500万元。
筹建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守住这块“金字招牌”也不容易。这块招牌没有终身制,当年考核分数不合格,或两次“黄牌”警告,都要面临被摘牌的境地。据市经委技术装备处介绍,对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我市已建立一套严格的考核评分标准,共有27项考核指标,都有具体的打分标准。我市现有市级技术中心300多家,也要分批实行考核评价。每年评价后,将对不合格企业执行“黄牌警告”、摘牌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