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又一知名民营书店小朱书店或年底关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0:37 来源: 东方早报

  见习记者 张少杰

  众多老书迷眼中的“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小朱书店”将于今年年底关门歇业,这是今年继复旦庆云书店后又一家面临关门命运的实体书店。

  庆幸的是,“小朱书店”关门并非来自书店自身的经营压力,而是由于书店所在的地铁商场即将面临易主,这意味着书店仍然有可能留下来,或换址继续营业。

  “小朱书店”位于地铁4号线塘桥站地下商场内,去年10月正式对外营业,现有10万余册藏书,有大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旧书、旧报纸、连环画、老照片、手抄本等,拥有不少忠实书迷。

  “大家快帮帮他吧”

  “小朱书店关门”的消息,最初来自网友的一条微博(http://weibo.com)。

  11月28日晚上10点17分,一位名为“闲云几许”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就要关门了,因为租赁方转二房东而要求店户集体搬迁,12月底可能要彻底关门歇业了,大家快帮帮他吧!”

  截至昨晚,2000余人转发了这条微博。据了解,这名网友是“小朱书店”的忠实书迷,姓王。“书店开业第一天我就来这里买过书,大概每周都来一两次,一年多来共买了七八百本书。”对于书店,王先生有着难舍的情结,一年来也与老板交上了朋友。28日下午,他再次来到书店淘书时,听老板说起书店要搬迁的消息,当晚他就在网上发微博呼吁大家关注。

  “这里老杂志比较多,有些在其他书店很难找到。”王先生和大多数“小朱书店”书迷有着一样的怀旧情结,他感慨,“旧书货源少、市场小,实体书店能生存下来的都很不容易,真的希望它能留下来!”

  众书迷赶搭书店“末班车”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家旧书店。这家书店占地约140平方米,虽然没法跟上海书城、博库书城相提并论,但论书店规模、书籍的品种和年代,已经能称得上是“上海最大民营旧书店”了。书店距离地铁4号线塘桥站4号出口不到百米,位于地铁商城的一个角落,与商城内其他店铺相比,书店显得格外幽静。店内书架虽高达2米,书架旁还堆着不少旧书籍,但店内光线充足,游走于书架间并未有昏暗局促感。

  店主叫朱凤涛,今年54岁,有着30多年经营旧书店经验,曾开过20多家书店。去年8月,他经朋友介绍,因租金低廉,选址在此开店。

  谈及当初为何开这家旧书店,他直言:“虽然自己看书不多,但就是喜欢书,看到旧书比看到自己的孩子还高兴,有时候看着别人把旧书扔掉就觉得是资源浪费。”据了解,该书店仅朱老板和一位朋友一起经营,平日朱老板负责回收、整理图书,并为书标价,而其朋友负责收账。

  昨日,众多网友在听闻关店消息纷纷赶来淘书,客流量较以往多了一倍,朱老板的电话也一直接个不停,有叫他帮忙挑书的,也有要支持他继续开店的,这让朱老板欣慰。

  记者注意到,就在和老板闲聊的大约一小时里,店内总共来了近百名顾客。“平时这个时间店内基本没什么人,周末都不可能有这么多人来。”

  若店铺租金低,愿意再开

  28日,书店所在的商场管理部下发通知书,要求包括“小朱书店”在内的20多家商铺年底前撤出商场内部。

  据了解,开业一年多来,“小朱书店”利润少得可怜,朱老板坦言“口袋里钱没多出来,就多出来了不少书”。与其他关门的实体书店一样,“小朱书店”也面临着租金低、利润薄、顾客少的问题。昨日,一名前来淘书的书迷毕先生告诉记者:“旧书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条街随便找都能找到四五家,当时书很好销,买书排队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我也爱逛书店,但现在网络发达了,我一般都在网上买书,除非有特别好的版本旧书需要补一补,才会来书店里面淘。”

  谈及“小朱书店”去向,朱老板表示:深圳有家公司主动提出要回收这里的旧书,自己也考虑将书捐给灾区或图书馆。“如果能找到更合适的或租金低廉的商铺,还是愿意再开店。”

  未来旧书店该如何走?业内人士、从业十多年的旧书商王张来认为:旧书还是有市场的,不妨考虑走网店的模式,既可减少成本,也可发往全国各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