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郭炎炎:十二五船舶市场将回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30 15:59 来源: 一财网

  工信部党组成员郭炎炎在11月29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预计,“十二五”期间,世界船舶市场将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但是世界船市总量很难再次回到“十一五”期间年均1.7亿载重吨的兴旺状态,需求不足将成为造船市场的基本特征,世界船舶工业将迎来调整期。

  第一财讯(微博):工信部党组成员郭炎炎在11月29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高级海事论坛”上预计,“十二五”期间,世界船舶市场将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但是世界船市总量很难再次回到“十一五”期间年均1.7亿载重吨的兴旺状态,需求不足将成为造船市场的基本特征,世界船舶工业将迎来调整期。

  郭炎炎指出,“十二五”期间,世界各国造船业将展开更为激烈的市场争夺,一些发达造船国家由于成本等因素将进一步退出常规船舶市场,而中韩造船业之间的竞争将更为胶着,行业洗牌在所难免。“预计未来2-3年,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我国国内,船舶工业将进入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频发期。”

  而就我国的造船业来看,尽管我国在去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造船国,但目前我国船舶工业也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技术水平仍有差距,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刚刚起步,船舶配套业滞后于造船业发展,高端船舶产品设计建造能力有待提高。

  郭炎炎举例称,2011年以来,以集装箱船(特别是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气船和钻井船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市场明显活跃,并主导整个新造船市场。而由于我国多数造船企业以建造散货船为主,在世界船舶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的形势下,产品结构单一的弊端尤为突出,在接单上,特别是接单金额上明显落后于韩国。

  因此,郭炎炎透露,政府方面将会进一步优化船舶产业结构,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到2015年我国有5家以上企业进入世界前10名。前10家企业造船产量占全国造船总量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时促进中小造船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在优势领域形成特色和品牌。

  此外,还将在我国大力培育海洋工程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力争到“十二五”末,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亿,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

  郭炎炎表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达到5101万载重吨,其中出口船舶4305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5734亿元,出口金额达到321亿美元。其中海洋工程辅助船的市场份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