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地出台保障房新政防漏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18:33 来源: 北京晚报

  千万套保障房的投入,让2011年成为“保障房之年”。在收官之时,各地政府也在为保障房公平分配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据媒体报道,自2011年以来,北京上海等地共清理骗保家庭近万户。

  与此同时,通览现实中的保障房制度,仍有诸多疑问需要解决:廉租房公租房退出机制如何贯彻并人性化?两限房配售信息如何公开透明?珍贵的保障房资源,如何确保一一分配给最需要的人?

  退出机制

  “廉租房租户收入超标,能不能直接转成公租房?”

  地铁八通线向西,管庄站下车,打黑车再花上15块钱,便可以抵达集中着多个保障房小区的常营。无论从规模还是房屋样式,金隅丽景园在偌大的居民区内都算不上扎眼,但是这里却成为保障房的风云际会之地。全因为小区里的两栋廉租房住宅楼——9号楼、10号楼。

  2011年初,丽景园廉租房租户郭春平保障资格被质疑,扯出公众对于保障房资格审核的猜测;而就在年底,郭春平等数十户居民因收入超标面临被清退的境地,再次引发公众对于廉租房的关注。

  一方面,人们对于住建委等有关部门严格审核表示支持,而另一面,保障房制度无法无缝衔接的尴尬也暴露无遗。被廉租房资格排除在外的租户,很有可能又将面对租住商品房的尴尬与无奈,而这样的现实,显然与保障房的初衷背道而驰。

  张先生(丽景园10号楼租户,低保户,在新一年的资格审核中再次过关):

  这事得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政府把这个标准严格执行当然是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如果你超标都不退出,那不更得让人批评了。你收入增长了,有钱租房,再占着这个资源,那就说不过去了。

  可另一方面,刚住一年就被轰出去,是有点让人觉得别扭,何况这大冬天的,让人家再租房,你说哪儿租去?

  现在不是讲人性化吗,我觉得廉租房也得搞人性化。你不如审查的时候严点,标准有点弹性,不让有钱有势的抢这个资源,但真是收入增长一点,只要不超过一个限度,就给他一个余地,住几年再搬,这样也能让人心理上接受。

  郑爽(化名,丽景园9号楼住户):

  (租户面临清退)这事我们都听说了,我就觉得廉租房退出的标准是不是太硬了?我们当时住进来的时候还签了几年的合同,结果这一年不到就把人家清退,弄得我们都有点儿害怕,害怕轮到自己的那天。

  这事我想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们一家人现在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廉租房确实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可如果以后我找到份工作,收入两千多,超出标准了,我就应该自己去租房。但我自己出去租房的费用肯定高,虽然多挣了1000块钱,但生活水平没准倒降低了。真让我去买经济适用房,我还是买不起,等于我还是夹心层。况且老话说得好,搬家三次等于火烧一次,这样让人搬来搬去能算是保障了大家吗?

  我看网上有一种方案,廉租房租户收入超标,能不能直接转成公租房?就是说租户如果超过了收入标准但超出的不多,就让他以公租房的价格继续租这个房,也就别搬家了。我觉得这样的方案比较能让人接受,毕竟保障制度应该做到无缝,总不能我刚从这个低谷爬出来,立即又跌到另一个窟窿里去啊。

  分配模式

  “楼里空着这么多房,不再给别人分分?”

  11月29日,北京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双合家园”迎来了最后一批摇号选房,据媒体报道,将有逾千套房源“找到新主人”。

  如同以往的选房新闻一样,人们可以找到选房前的参与人数、房屋套数,却看不到一个信息——有多少弃选者?分配后的保障房是否有剩余?这些剩余的房子去哪里了?

  自两限房推出之日起,这样的疑问便始终没有消退。按照目前的保障房制度,购买者基本由摇号产生。但摇号中签者并不意味着是“最终买家”,从参与过摇号的保障房住户口中便可得知,弃选情况几乎出现在每一个两限房小区。但在住建委等有关部门的网站上,只能查到保障房的预售信息等内容,摇号分配后的房源选房情况、入住情况则无从查询。如此一来,保障房的配售仍然处于不透明的状态,那些被弃选的房子去哪里了?是否再次流入保障房市场?这些问题亟待解答。

  定价机制

  “希望能完全透明,把定价理由公开”

  石景山区两限房轮候者李丽(化名)这两天既兴奋又苦恼,兴奋的是在等待两年之后,终于盼来了两限房选房资格;苦恼的是,她所要摇号选择的燕山水泥厂两限房项目,价格高得让她无法理解——8700元/平方米,比起刚刚摇号的“双合家园”要贵出1000元。与此同时,位于西六环的位置,让这个价格显得更加刺眼。伴随着选房之日临近,“选”与“不选”,成为李丽最难做出的抉择。

  两限房应该如何定价?当两限房发起之初,这便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据限价房推出时媒体报道,曾有过限价商品房价格与普通商品房联动的说法,但随着北京市商品房价格的飙升,两限房价格显然并未与其联动。与此同时,在2008年发布的《北京市限价商品住房管理办法》中,也没有对保障房的定价机制做出明晰的解释。正是由于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定价机制,引发了人们对于保障房价格的质疑。

  李丽(28岁,与父母共同申请了两限房,第一次获得选房机会):

  听说我们这次两限房的价格后,我真是有点吃惊了,房子在西六环附近,定价8700元一平方米,在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里算高的了。前两天东四环王四营的两限房才7400元,就算西边的房价高一些,这个差距是不是也有点太大了?

  另外,跟我们一起选房的优先户可以选衙门口的房子,西五环里,现房精装修,6500元一平方米,都是同一年申请摇号,价格差距这么大,何况现在商品房这么落价,这保障房的价格还上涨了,我们不太能理解。

  说实话两限房是给我们一个实惠,应当有感恩之心。但8700元这个价格一传出来,我们真的有点慌了,毕竟申请经适房和两限房的人,都是收入比较低的老百姓,8700元一平方米的两限房,真有点承受不起了。再说这价格算下来,一套两居室都快60万了,跟保障房申请要求中的家庭总资产也有些矛盾吧?如果我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怎么能符合两限房的准入标准呢?

  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将保障房的定价机制完全透明化,把定价理由公开。

  【较真】

  保障就得保“全身”

  廉租户退出,两限房定价,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不过却是现今中国保障房制度的“头”与“脚”。只有头和脚都保障好了,我们才拥有一套完整的保障制度。

  那么,如今我们保得够好吗?“郭春平们”的困扰,正可说明一个事实,那些既不能满足廉租房要求也无法承受公租房费用、既不能购买经适房也无力承担两限房的人群,将成为保障房体系一个待补的漏洞。

  这样的事实,也呼唤着管理者的大智慧——保障房体系的建立,并非建成“广厦千万间”这样简单的政绩工程,而是需要全盘考量被保障人群的需求,细化保障体系结构,最终建成无缝式可持续、有合理进入退出机制的整体保障系统。

  主笔:吴楠

  素描:宋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