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住建部专家称限购目标调查不可信 调控年底才算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6 20:06 来源: 法制晚报

  就在外界普遍关注限购令到期城市是否会延续的同时,更多的城市已经在为自己年初上报的楼市调控目标是否会达标而努力“冲刺”。

  今天上午,记者从中原地产获悉,今年121个城市出台明确的房价控制目标,但截至目前,初步统计有30个左右没有完成控制目标,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华南,其绝大部分为非限购的三线城市,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甚至超过了10%。但住建部专家表示,这个数据“不可信”,要到年底才准确。

  统计

  控制房价 近三成城市尚未达标

  “房价控制目标”最早于年初在“国八条”中提出。

  按照“国八条”的要求,“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根据今年一季度住建部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31日,全国657(包括287个设区市、370个县级市)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占92.5%。

  但据统计发现,在上述公布调控目标的城市中,北京是惟一承诺“稳中有降”的城市,其余多数城市的房价控制目标与当年的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挂钩。

  但是其中部分城市特别是非限购城市的上涨幅度明显超过了控制目标。

  比如今年4月1日,中山住建局公布了今年住房价格调控目标,即“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GDP)增幅”。按照去年全市11%的GDP水平测算,今年中山的房价必须控制在5853元/平方米之内。

  据中山市今年公布的楼市成交数据显示,2011年除了2月份和3月份之外,中山一手住宅的成交均价都超过了6000元/平方米,在9月份甚至已经达到了6336元/平方米,远远超过了调控目标。

  类似中山调控目标难以完成的城市,初步统计有30个左右,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北、华南,其绝大部分为非限购的三线城市,部分城市价格上涨甚至超过了10%。而目前来看全国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

  分析

  “失控”的 都是中小城市

  这与官方数据似乎并不相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房价格平均环比下降0.15%,在涨幅持续缩小数月后,终于实现下滑。

  今天上午,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称,纳入统计的70个城市以大中城市为主,而下半年以来,房价上涨较快的多是未纳入统计的三四线城市。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则指出,由于年初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定得都比较高,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城市来说,完成调控目标问题应该不大。

  “最大的问题在于,所谓调控目标,最终是调控的数据还是真正的房价。”陈国强表示。

  张大伟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并不具备放松的条件,在经济面临困局的情况下,在中央政府“落实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的楼市调控思路下,楼市调控或有局部宽松。

  张大伟表示,继北京出台普通住宅契税新规后,武汉放宽了享受契税优惠的普通住房标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更多的差别化政策微调出现。但明年多数一二线城市仍会继续执行限购政策。即使有部分地方政府意愿放松,也难敌全面收紧的大趋势。

  回应

  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数据有些“不可信”

  今天上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有些“不可信”。

  王珏林认为,因为现在许多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GDP等数据现在还没有“出炉”,如果等到年末时,各地公布了相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GDP数据时,该调查可能会相对准确一些。

  记者在查阅住建部相关文件时发现,在今年年初时,针对各地公布的新建住房调控目标,住建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要在本地区内听取社会的意见,使各地调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并取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通知还要求,已经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城市,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听取社会的意见,并根据听取意见的情况,酌情调整已发布的调控目标。

  ●链接

  四大直辖市房价调控目标

  上海:2011年度全市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

  北京: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北京成为目前唯一提出“稳中有降”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

  天津:保持住房价格基本稳定,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

  重庆:2011年,重庆市主城区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低于本年度主城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增速的平均值。

  文/记者 李洪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