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杭州楼市断供悄然增多 银行担心房价继续大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8 14:10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杭州楼市“断供”悄然增多

  所幸多是因失去偿还能力而被迫断供

  银行担心房价继续大幅下跌会出现主观断供

  □本报记者 余丽

  多事之秋,易起波澜。

  在持续寡淡的楼市下,已有资金紧张的投资客出现断供。据知情人士透露,杭州楼市断供案例,今年出现了明显增加的势头。

  投资客出现断供

  朱庆(化名)经商多年,另外还投资了多套房产,2010年10月他在杭州西湖区某楼盘购入一套高层公寓,面积180多平方米,总价200多万元,向银行贷款70万元,按揭30年,月供4000多元。这两年生意一直不太有起色,外债就欠了四五百万元,从今年年初起,这套还未交付的房子就不得不断供了,上半年,银行在多次追讨未果后,最近正式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按揭欠款,目前正在调解过程中。

  浙江省省直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腾飞金鹰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吴方荣告诉记者,虽然长期从事房产方面的相关法律咨询,但以前他们很少听到或碰到类似的房产按揭断供案例,但今年此类案件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今年断供有增加势头

  “现在出现的一些断供情况,主要是原来2009年或者2010年楼市形势好的时候,很多购房者买进的房子,现在因为工作、生意或者家庭变故等各种原因,出现了资金缺口,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还款。”

  吴律师说,其中很多都是投资的购房者,买了多套的房子,有的甚至是限购以后,写的是其他人的名字,现在楼市情况不好,在大的经济环境下,很多中小企业主也出现了资金危机,一方面企业利润下降甚至是亏损,另外投资在房产上的钱一下子又被套牢了,于是资金链断裂。除了类似朱庆这样的情况外,还有一些则是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的。

  比如有一位购房者2009年以儿子的名字购入一套房子,按揭也以儿子的名字,实际上儿子虽然成年,但没有工作,也没有支付按揭的能力。后来,这位购房者因经济犯罪入狱,以儿子名义购入的房产也出现了断供。

  另外,还有的购房者因为工作、婚姻发生变故,也没有能力支付按揭款。

  “目前的断供主要是因为经济能力被迫断供,而客观上有能力偿还,主观上恶意断供的情况还是很少的。”吴律师表示。

  断供会被告上法庭

  “ 一般出现连续三个月以上断供,银行就会联系业主,如果无法联系到,会被认为恶意拖欠,那么之后的贷款和信用业务将会被禁止,然后走司法途径,有可能将业主的房屋拍卖。” 21世纪不动产高级市场分析师周晨表示。

  如果断供的房屋是期房,还未办理房产证,那么除了业主之外,开发商也会成为第二被告。一般情况下,欠款的业主会被法院要求偿还所欠的按揭款,如果不支付,那么房屋就会被执行拍卖,拍卖金额优先偿还按揭欠款。如有剩余归还给业主。如果物业贬值,所拍卖的金额还不足以支付按揭款,那么业主和开发商要共同向银行偿还,但开发商拥有向业主追讨赔偿的权利。

  如果断供的房屋已经交付并且办理了房产证,那么开发商将不被涉及到案件中。

  银行收紧门槛以防风险

  在采访中,一位银行业人士对断供的情况讳莫如深,但却表示,楼市调控,如果楼价大幅下降三成以上或出现“断供潮”,按揭风险加大或令银行提升首付比例和利率。

  “如果楼盘的价格继续大幅下降,购房者可能会主观断供,但目前的降幅应该还不会出现,现在断供就不划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房贷业务有关负责人说。

  还有一位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从10月份以来就感觉到银行放贷的门槛很紧张。”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前段时间他们这里成交了一套房子,总价480万元,客户需向银行贷款300多万元,但后来银行只批给了230万元,说是根据这位客户的情况,要控制风险。最后这位客户放弃了购房。“我后来去内部了解了一下,据说现在有的银行的确出现了少量断供,他们现在放款就比较谨慎。”  据某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根据风险溢价原则,投资人要求较高的收益以抵消更大的风险,因而提高首付比例或上浮利率将是较好的方式。此外,银行放贷时将更为谨慎,或将以“额度紧张”为由婉拒经济实力较弱或信用不佳的客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