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瞄上小额贷款 骗子造假套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4 13:19 来源: 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 静河

  近期,沙河口区法院审理了两起诈骗贷款案,两案都是向银行小额贷款引发的。此前,其他区法院也审理过类似刑事案件。为何多起诈骗贷款案均发生在银行的小额贷款项目中?

  案例一

  伪造执照等骗取小额贷款

  今年11月30日,沙区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耿某、柳某、孙某犯诈骗贷款罪,分别判刑4年,并处罚金各5万元,同案犯阎某(女)被判刑4年,并处罚金3万元。

  2008年12月,阎某与孙某、柳某预谋骗取银行的小额贷款。在向某银行申请小额贷款时,孙某、柳某使用了阎某伪造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资料,他们以耿某的名义向银行提出小额贷款申请,理由是经营中需要进货缺少资金。这伙人顺利通过审批,骗到了银行小额贷款10万元。此后,用同样的手段,孙某、柳某使用阎某伪造的资料,在银行工作人员李某审查过程中向李某行贿,顺利地通过审查,以孙某、柳某的名义各骗取小额贷款10万元。事成后,阎某向该三人收取好处费。

  事后,柳某等三人分别向银行偿付了少量利息后不再还款,银行向三人催收,三人变换了电话号码。无奈,银行向警方报案。警方侦破此案,4名案犯到案。在检察机关,阎某供认了向银行工作人员李某行贿的犯罪行为。耿某、柳某、孙某到案后,分别将骗取的贷款本金及利息还清,阎某退还了收取的好处费3万元。

  案例二

  伪造经营场地等进行诈骗

  此前,在沙区法院也审理了一起诈骗贷款案。2008年12月,丁某找到马某,告诉马某要以他的名义办理贷款,还让马某再帮忙找一个人,于是马某找到李某。丁某在办理了伪造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资料,找到一块假的经营场地后,并将银行工作人员带到现场审核,结果顺利地通过银行审查,2009年1月,丁某以马、李二人的名义向银行贷款20万,全部由丁某得到。

  事后,韩氏父子结识了丁某,丁某进行了谋划,找到一块经营场地冒充为韩氏父子的经营粮油的商店,然后再伪造证件以欺骗银行顺利贷款。2009年4月,韩某以这种方式骗取了某银行的小额贷款10万元。两起案发后,前案仅还银行46109元;韩氏父子贷款10万未归还。

  沙区法院一审以诈骗贷款罪等罪名对丁某判刑12年,对韩某判刑5年,对韩某儿子判刑2年6个月,对三人并处罚金。

  审查不严是犯罪发生主因

  记者采访了一位办案人员,他说,小额贷款由于不需要抵押物,导致犯罪分子觉得有可乘之机。

  在该两起诱骗贷款案中,除向银行工作人员行贿的因素外,可以发现,相关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小额贷款中工作不严细,是导致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耿某等人向银行诈骗贷款的过程中,如查工作人员极为负责任的话,到工商行政部门以及税务部门一查,即可发现伪造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以及税务登记证的真假。在丁某等人诈骗贷款案中,除伪造了虚假的各种资料外,丁某找来两人作了虚假的“三户联保”材料,在另一起案件中还使用了假的经营场地,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到场地实地调查一下,找到其他两人了解一下是否是真的“三户联保”,虚假之处不难戳穿。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