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董事总经理:欧洲银行业正处于改革重组半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9 16: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叶慧珏  广州报道

  欧洲政界与银行业的矛盾不断发酵。后者作为政治家们口中的“坏孩子”,受到来自资本市场和监管体系的双重压力。

  评级机构惠誉国际评级15日宣布下调6家银行评级,其中,将法国巴黎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评级从AA-降至A+,将巴克莱集团和瑞士信贷的评级从AA-下调两档至A。惠誉认为,这些银行的业务模式对金融市场的经济和监管挑战较敏感。

  此前一天,惠誉还下调了丹麦、芬兰、法国和荷兰五大银行的评级。

  不过,在一些欧盟政界人士眼中,银行业“罪有应得”。

  上周末,就在欧盟峰会之后,英国前首相、财政大臣戈登·布朗(Gordon Brown)在广州举行的2011沃特金融峰会上表示,是银行业的问题导致了欧洲目前的局面:“欧洲银行杠杆率过高,太依赖短期融资。欧洲银行系统的问题甚至比美国的更严重,但目前的改革力度还不够。”

  布朗认为2007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欧洲各国对银行业倾囊相助,直接导致部分国家财务赤字上扬。

  当时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公共债务占GDP比重还没有超过100%,在可控范围之内。此后,随着南欧不少银行不断得到政府救助,政府债务直线上升。

  布朗表示,欧洲银行业早就应该为自己混乱的业务管理和战略问题做出修正。

  银行业内人士对于这番论调不以为然。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董事总经理弗朗索瓦·泽维尔·达利尼(Fran-ois-Xavier d'Aligny)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完全同意这种说法。不是欧洲银行触发了现在的债务危机——至少不是因为银行内部的管理出现问题。”

  在欧元区生死存亡的关头,“嘴仗”尤显刺眼。

  不过,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银行业同时也遭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巨大敞口的影响。

  达利尼表示:“欧洲银行中有相当一部分拥有各国的主权债务。希腊减债计划,使得这些银行所持有的希腊债券资产一下子缩水一半,当然十分痛苦。”

  由于全球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几乎冻结,欧洲银行业不得不继续承受来自市场和监管的压力。而由于欧洲企业75%的融资渠道来自银行,欧洲经济更依赖银行放贷,这意味着短期内该地区的经济复苏将更加艰难。

  欧盟各国政府和银行业的对峙,使得银行业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而这在资本市场几乎冻结的情况下,尤为艰难。

  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姚万里(Emmanuel V Pitsilis)告诉本报记者:“欧洲银行目前面临两大困境,一是资本,二是融资。欧洲银行需要在自身资产价格很低的时候,大量融资。”

  以前欧洲银行希望通过短期融资,得到短期的美元流动性,通过这些资金来做长期贷款业务。姚万里认为,目前这一商业模式已经无法奏效了,银行要么增加自己的融资能力,要么减少自己的美元贷款业务。

  各大银行开始缩减其全球业务,达到降低高杠杆率的目的。

  法国农业信贷集团表示将关闭21个国家的业务,同时提高准备金水平、削减成本,减弱对市场融资的依赖。

  而前段时间几乎要接受政府救助的德国商业银行,据传正在谈判,准备将可疑资产转移给一家政府所有的“坏账银行”。

  “目前有谣言说,一些银行无法成功增资。”达利尼说。他所在的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没有持有过多的主权国家债券,计划在明年6月前不通过资本市场增资而达到9%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完全指责银行业是不公平的。欧洲银行业正走到改革重组的半途,已经宣布了改革的信号,并且将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进行。”他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