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行业政策密集出台 分析称加速进口车国产化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00:02 来源: 投资快报

  记者 杨家谦

  上周沪深300 指数下跌4.5个百分点。而汽车整车下跌1.06%,跑赢大盘3.47 个百分点,整车板块中乘用车下跌0.91%,跑赢大盘3.62 个百分点;商用载货车下跌1.71 %,跑赢大盘2.81 个百分点;客车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下跌0.46%,跑赢大盘4.07 个百分点。沉寂已久的汽车板块由于受到众多政策面的支持,上周呈现出较好的抗跌属性。

  总销量仍下滑  客车较坚挺

  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显示,2011年11月份国产汽车价格环比下降0.16%,同比下降1.19%;乘用车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89%,其中轿车环比上涨0.16%,同比下降3.08%,微客环比持平,同比0.49%;商用货车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0.54%;商用客车环比上涨0.09%,同比上涨0.04%;进口汽车小幅下行,环比下降0.05%,同比下降1.29%。

  在乘用车方面,总量仍在增长;11月中轿车总销量93万辆,同比下滑0.7%。MPV方面总销量4.7万辆,同比增长11%。SUV总销售16万辆,同比增长20%。当中,中高端轿车相对增长较快,而中低端的品牌销量增长较缓。

  在商用车方面,受到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房地产投资下滑、超载治理越趋严格的影响,重卡11月的销量仍较低迷。11月重卡总销量为5.6万辆,同比下滑30%,降幅有扩大迹象。有机构认为工业用车未来的销量仍有下滑的空间。

  纵观整个行业,客车方面的销售依然坚挺,在整个销量萎缩的行业当中一枝独秀。

  由于市场预期汽车行业未来销量会放缓,另外今年市况也十分疲弱,指数在屡创新低。汽车板块今年一直跌跌不休,因此板块整体估值依旧处于底部。上周数据统计,汽车整车的市盈率为11倍左右,市净率为2倍左右;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甚至比2005年和2008年低。

  值得关注的是,上周有几个行业政策刺激了整个汽车板块,使其一直疲弱的股价有了一定的支撑。

  政策出台 校车概念受追捧

  由于近段时间校车事故频密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强烈重视。因此在12 月11 日,国务院法制办即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体现政府对该事件的高度重视。《条例》作为国家标准,将显著提升中国校车运营的规范度及效率,加速未来专业校车推广。

  意见稿明确了校车质量的规定;未来计划采用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扶持校车服务质量;利用资金来源的保障来提升校车运营主体对专用校车的采购,提升校车的质量以减少校车事故。因此有机构认为,当前我国专用校车保有量与需求存在巨大缺口,在未来的三年缓冲期内我国校车保有量将逐步提升,未来校车细分市场将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值得关注的是,宇通客车(600066)一直参与我国校车安全标准的制定,其校车产品线丰富,当前有9 款专用校车在售,占我国专用校车市场份额达20%以上。今年宇通的校车销量大约2000 辆,去年同期为600 辆左右,随着校车制度的制定,宇通的校车采购订单将大幅增多。

  由于“校车”事件的频密发生和相关政策的出台,预期受益的宇通客车近一月股价表现十分坚挺,环比11月上涨9.7%;同期上证指数却下跌3.91%。上周受政策利好,股价上涨5.85%。

  电动车重新驶进市场视野

  除了“校车”题材表现亮眼外,被市场遗忘已久的“电动车”概念也重新进入大众的视线。

  上周有媒体报道,发改委近期在“密集”批复了多个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国家与地方联合的工程研究中心。当中包括机动车排放后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汽车变速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发动车核心组件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由于以上批复是针对我国家前缺失的自主技术环节,因此市场预期拥,有自主技术或努力进军该领域的汽车企业将获利好。特别是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的新能源领域。

  受到以上利好,比亚迪(002594)在过往一周股价上涨4.38%,而于12月19日也大幅上涨6.57%。

  反倾销政策出台 加速国产化进程

  此外,商务部日前发布公告称,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 升以上的部分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 年,自2011 年12 月15 日起到2013 年12 月14 日止。公告显示,对各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为,通用汽车有限公司8.9%;克莱斯勒集团有限公司8.8%;梅赛德斯-奔驰美国国际公司2.7%;宝马美国斯帕坦堡工厂2.0%;美国本田制造有限公司及美国本田有限公司4.1%;其他美国公司21.5%。

  有机构认为,今年前三季度自美国进口车大概占总体比例近24%,占较高的比例;但由于各企业仍以国内合资企业经营为主,因此利好力度可能不会很大,但有助于加速进口车的国产化进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