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港中旅酒店业务分拆上市搁浅 青岛海泉湾注入计划受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0 23:01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即墨报道  

  由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中旅”)全资投资的港中旅(青岛)海泉湾(下称“青岛海泉湾”)一期度假区,正在低调试营业,该项目总投资预计高达150亿元。

  不过日前,青岛海泉湾注入港中旅旗下上市公司的计划搁浅。由港中旅控股的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旅国际”,00308.HK)宣布,暂停向母公司港中旅收购青岛海泉湾计划,一同叫停的还有其酒店业务分拆上市计划。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中旅国际欲将旗下优质资产分拆上市融资,以获取更充足的资金储备,同时也为旅游相关项目的收购“铺路”。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旅国际收购及分拆计划暂停的主要原因在于央企酒店业重组进展较慢。“收购青岛海泉湾计划叫停,可能与酒店业务分拆上市计划搁置有关联。”

  港中旅(青岛)海泉湾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监邵明磊19日告诉导报记者,目前青岛海泉湾一期已投资50亿元,二期项目港中旅计划投资100亿元。“当然,如果上市后,资本层面会更好。”

  在赵焕焱看来,“收购计划也许仅是推迟而已,但短期内重启的可能性很小。”

  未来年收入将达3亿

  19日上午,从青岛市区乘坐青岛首条城际公交车617路,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导报记者抵达位于即墨的青岛海泉湾度假区。该项目位于青岛第二大海湾———即墨鳌山湾滨海大道东侧,总规划区面积2980亩。

  2006年12月15日,港中旅与青岛市签署了青岛海泉湾项目的战略合作协议。2008年4月8日,项目正式奠基开工。今年11月底,一期度假区开始试营业。

  港中旅(青岛)海泉湾有限公司媒体主管苏旭对导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度假区内,维景国际大酒店、海洋温泉、奥特莱斯已建成并在试营业中,天创大剧院和海鲜大世界还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开业。“上述这些都属于一期项目。计划二期项目兴建白金度假温泉酒店、房车营地等。”

  导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度假村建筑采用欧式风格,酒店、温泉的景观建设和内部装修均已完善,并投入使用,但度假区内的客流量极少。“我们目前主要以周末的会议接待为主。”苏旭说。

  “我们预计未来青岛海泉湾将年接待80万人次。”邵明磊强调。不过当导报记者问及该项目预计年营收情况时,邵明磊十分谨慎,“项目还处于磨合期,需要一个过程,还要等运营一段时间后才能有具体经营数据。”而据苏旭预计,该项目未来年收入大约为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海泉湾是港中旅继珠海海泉湾、咸阳海泉湾之后,复制的又一“海泉湾”品牌旅游地产项目。导报记者注意到,自2006年全面开业的珠海海泉湾今年1至4月,实现扭亏为盈。2008年开业的咸阳海泉湾目前尚未盈利。

  “市况艰难,前景未明”

  青岛海泉湾项目皆由港中旅直接投资。导报记者注意到,根据公开新闻信息显示,去年5月,青岛海泉湾项目二期启动仪式在香港举行。而此次分拆及收购计划暂停,是否会影响青岛海泉湾项目二期的资金投入,目前成为一大疑问。

  港中旅副总经理许慕韩2009年时表示,待青岛海泉湾项目运营成熟后有可能获港中旅注资。许慕韩也曾透露,中旅国际一直在留意港中旅的资产,可能收购部分优质资产。对于“优质”的标准,他解释说,必须要有健康的现金流,盈利且能够持续增长。

  彼时,许慕韩尤其提到青岛海泉湾项目,他说,虽然中旅国际并未参与,但希望母公司能够将该项目打理好,未来可以将盈利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中旅国际已预留收购资金。至于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许慕韩说,公司目前资金充足,如果有收购项目,对融资持开放性态度。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旅国际资产净值为125.27亿港元,总发行股数约为56.95亿股,按2010年12月31日收市价每股1.75港元计算,总市值约为100亿港元。

  今年7月11日,事态有了最新进展。中旅国际在一份澄清公告中确认,现正进行磋商收购青岛海泉湾项目及于江苏省景区项目进行投资,亦考虑分拆酒店经营业务联交所独立上市。

  据导报记者了解,港中旅拟分拆上市的酒店业务包括其旗下4个酒店品牌———维景国际、维景、旅居、旅居快捷,分别面向高、中、低端市场。有香港媒体当时报道称,最快在明年年初挂牌,酒店业务估值约40亿元。

  然而就在11月初,中旅国际发布公告,宣布上述两项计划搁置。中旅国际主席王帅廷称,“鉴于市况艰难、前景未明,加上现时市场持续波动,董事局认为现时并非进行分拆及收购之最佳时机。”

  港中旅新闻发言人王洪波确认,“这个公告是根据我们前一段时间的计划而发布的,现在的状况与之前我们筹划酒店上市时不一样,相关酒店业务的上市计划并不是停止不做了,而是等到时局好时另行启动。”

  重启分拆上市需两条件

  赵焕焱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旅国际在公告中所说的‘市况艰难’指的是央企酒店业重组进展慢,‘前景未明’则因为国资委对酒店重组出现新的变数。”

  去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出通知,从2010年起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全面开展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工作,将通过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转让、市场转让等方式,重组到以宾馆酒店为主业的优势中央企业。

  作为香港四大驻港中资企业之一的港中旅,成为此轮央企酒店资产整合的承接主力企业之一。若是对央企酒店资产承接顺利,无疑将增加其酒店业分拆上市的筹码。

  港中旅董事长张学武曾对媒体透露,“预计2010年底,有可能接收大约20-30家央企剥离的酒店。”但事实上一直推进缓慢。迄今为止,只有中国移动集团将旗下重庆丽苑大酒店无偿划转给了港中旅。“其他都在谈,接盘的速度不取决于我们。”港中旅方面表示。

  “很多央企的酒店业务都分布在各地,这些酒店和央企都有着复杂的关系,产权关系也不是很明晰,经营权与所有权难以实现真正的分离,这成为酒店分离重组的主要障碍。”赵焕焱分析说。

  接盘其他央企酒店项目一直无太大进展,这对中旅国际的酒店业务分拆业务上市进程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就在19日,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继续推进央企非主业宾馆酒店分离重组,充分发挥国新公司在推进央企资源联合整合合作中的平台作用。中移动已全部退出宾馆酒店业务。

  赵焕焱认为,中旅国际若重启酒店业务分拆上市计划,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央企酒店重组政策明朗;二是资本市场好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