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要落到实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23 10:10 来源: 经济日报

  刘 畅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也反复强调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周小川表示,要进一步精确实体经济的概念,通过金融市场的实际活动,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尚福林强调,要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特别要加强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们很多教训,危机的产生就是从金融业开始的。同时,在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争取经济复苏过程中,金融体系由于受危机冲击,给实体经济的复苏带来的支持并不够。为此,国际上的金融组织多次强调,要更加注重金融在实体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周小川认为,这一方面包含了对于金融部门加强监管的要求,另一方面强调了要注重和增强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的确如此,不论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还是在秩序正常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因此,我们应当更新观念,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我们也注意到,监管部门开始更加重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度。例如,人民银行不再简单地以新增贷款规模作为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作出的贡献,而是开始以社会融资总规模作为衡量标准。周小川表示,当前社会融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占比已低于60%,其他各种方式的融资活动占比超过40%。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还是仅限于用每年新增贷款的规模来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贡献恐怕是不全面的。因此,要更多地把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保险理赔、商业票据、信托等各种融资活动汇总加以观察和分析。

  在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越来越宽之际,要进一步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为此,银监会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它初步构建和完善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法规框架。“三个办法一个指引”通过必要的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手段,规范了商业银行贷款支付行为,确保贷款资金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防止借款人资金被挪用,促使贷款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在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这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专家建议,可以着力建设实体经济中各类企业、个体与金融业的信息互通平台,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此外,还要加快制度创新,开发和形成更实用的企业资产评估方法,让一些“轻资产”行业内的企业也能获得信贷支持。

  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仍需加大。首先,要拓宽企业通过金融领域获取资金的渠道,继续扩大股票、债券、信托等融资活动对企业的帮助。其次,要继续实施“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确保信贷资金专款专用,真正流向实体经济。第三,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因为我们不仅需要金融创新为实体经济服务,更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保证金融安全。同时,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各金融机构要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创新的产品要符合企业的需要,避免金融衍生品不断创新却距离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越来越远的情况发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