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家电企业年关裁员忙 专家表示此系换血性裁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5 09:50 来源: 南方日报
资料图。 资料图。

  家电企业年关裁员忙 专家表示此系“换血性裁员”,不能看作“裁员潮”的信号

  欧债危机、通货膨胀、政府宏观调控,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已经在搅扰着企业和职场人士脆弱的神经,而日前包括白电巨头美的集团在内的多家企业大幅裁员的消息犹如一记响雷,震撼着原本平静的职场。根据媒体报道,这次美的公司的裁员可谓“大刀阔斧”,裁撤人员涉及制冷、日电、暖通和机电四大销售体系,地域涉及广州、北京、陕西等。除了美的外,也有多家家电企业正着手裁员。

  无独有偶,不仅是家电行业,房地产业也抛出了裁员的信号,记者走访多家房地产企业和房产中介发现,虽未出现大规模裁员,但是员工数量减少是不争的事实。这波裁员难道又似2008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机那般,是一波“裁员潮”的序幕?在业界专家看来,以家电企业为代表的这次裁员仅是企业出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换血性裁员”,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大规模“裁员潮”的一个信号。“大规模的裁员潮应该不会出现”,南方人才市场有关部门负责人这样断言。智联招聘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和猎头专家武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换血性裁员”从去年三季度已开始

  “美的裁员并不是唯一现象。据我们所知,很多外资的家电企业也在裁员。”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告诉记者。据悉,2011年的第三季度,长三角和珠三角部分地产、贸易类的企业已经开始降薪、裁员甚至是停工。“仔细研究这类企业的裁员会发现,其裁员的原因多数是因为企业在欧美市场的订单减少。另外,国内房地产等相关市场的不景气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这个影响只是在个别行业的局部市场,并不是整体性的全部行业的萧条。”冯丽娟认为,此次企业裁员多数是“换血性”裁员。与2008年行业性的“裁员潮”不同,企业会因为市场或产品线的调整而裁撤相关部门的员工,但是同时也会继续招人。所以,不能将这类企业的裁员理解为“裁员潮”的一个信号。

  而从猎头的角度来看,某资深猎头顾问称,广州地区2011年下半年,传统上具备优势的市场、销售等行业,猎头的需求仍然旺盛,这就说明,企业仍在加强人才的储备,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加强销售,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很多企业采取的策略,因此,即使有些行业和企业在裁员,但是同时,他们也在进行其他的人才储备,这种换血很明显,并非单纯的裁员潮。”

  今年企业招人意愿不强

  不过冯丽娟提醒企业注意,2012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人才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企业的招人意愿就开始变得消极。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发布的调查报告称,2011年第三季度,据600家重点监测规模企业反映,反映招聘“容易”和“很容易”的企业分别占5.90%和26.30%,合计反映“招聘易”的企业占样本总量约三成(32.2%);而反映“比较困难、困难、很困难、招收不到”的比重依次为44.10%、15.90%、7.00%和0.90%,合计反映招聘难企业约占调查样本的七成(67.8%)。从招聘意愿看,在600家用工监测企业中,去年第四季度有招聘意愿的企业数为407家,占调查样本量的67.8%,计划招聘总人数为23904人。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得出的调研结论认为,广州市企业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第三季度市场招聘环比趋难,第四季度企业招聘意愿与招聘规模均有所下降。“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真的不太好说,开年之后,是传统的招聘旺季,外来工返乡之后回流,企业总是要进行补员的,目前,外来工返乡回流的调查数据还没出来,我们不好作出太多预期”,广州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张宝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果外来工回流的比例下降,企业掌握这一情况后,能预计到招人的困难,或许能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

  “对于2012年的经济形势,我们的判断是2012年经济的衰退会比以往都明显,同时需要恢复的时间也很长。中国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高增长,也到了需要适当放缓的时候了。”张宝颖指出,2012年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不但要面临海外市场压缩的问题,还要面临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生产环境要求加强和原材料上涨等一系列挑战。

  市场压缩,企业的用工需求也自然遭到压缩。张宝颖表示,经历了2008年底的那波金融危机和裁员潮,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在不断增强,企业已经有“抗体”了,所以即便是经济增速放缓,在去年年底乃至今年,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潮”,但人力资源中心市场走访多家企业后发现,今年大幅招人的意愿并不明显,因此今年企业和员工都要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工作难找,人才难得。

  分析

  哪些员工容易被换?

  虽然2012年不会出现大规模的“裁员潮”,但是企业根据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员工结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据介绍,很多企业都在对现有员工进行盘算和调整,很多企业会采取增加现有员工的工作量的方式来填补人员的空缺。

  在冯丽娟看来,容易遭遇裁员的,首先是那些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或者利润率不高的相关部门的人员。一旦企业要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利润率低的产品线进行调整,那么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人员往往都难逃厄运。其次就是企业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积累的储备性人才。一旦经济形势不好,企业会果断地清理这些储备人才。

  据介绍,2012年在能源、重工机械、服装等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缺口尤其大,具体到岗位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也会紧缺。

  如何应对裁员?

  其实多数企业的“换血性裁员”往往是有征兆的,细心的员工是可以发现蛛丝马迹的。如果不想成为“换血性裁员”的牺牲者,员工就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心企业的效益,了解所在业务部门的运营情况。如果企业出现效益下滑,有裁员迹象,那员工就要提前有所准备了,适时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寻找新机会的途径有二:内部和外部。相比之下,在内部寻找新机会更容易。因为相比花费人力财力去重新招人,企业更愿意通过内部调整的方式来找到匹配的人才。这样不但会节省财力,还可以缩短新员工进入企业的适应期,甚至是避免新员工的不适用症。

  当然,外部就业的机会也很多。可能对于本企业来说是多余的岗位和人才,在其他企业里就很抢手的情况很多。在2011年,很多“裸辞”的人在两三个月内找到工作。最根本来说,还是个人要积极争取主动权。

  声音

  “换血性裁员”在情理之中

  对于去年年底多家企业进行的“换血性裁员”,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旷晓玲认为,这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而作出的调整,算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应该在法律规范下妥善处理裁员带来的相关纠纷。

  虽然地产行业在2011年的发展形势并不太乐观,但旷晓玲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并没有进行裁员。对于企业在2012年的人才布局,旷晓玲表示企业还是会持谨慎的态度,不会有大规模的裁员举措,在新增职位方面也会加以控制,企业尽量会通过在原有的员工中进行绩效考核优化的方式来应对有关变化。

  裁员前应对校园招聘进行冻结

  “与一般性裁员不同,此次美的裁员是基于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资源整合的需要。我认为这是非常正常、合乎情理,并且属于理性调整的企业行为。”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某跨国集团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行政总经理王祝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他分析,此次美的裁员占60%,并非当中的裁员都是不合理的,当中或有20%的人是一直冗余。而且,据他所了解,美的此番换血也有先经过内部的消化,作出一些如跨区跨部门的调整,员工无法接受消化不了才选择裁员。

  对于“11月进行校园招聘随后就换血裁员”这种说法,王祝永认为这也的确是美的没有做好工作,一般这种大换血裁员应该是提前经董事会批准的,企业应该提前就对校园招聘进行冻结,最起码能缓冲一些矛盾,降低裁员带来的影响。

  谈及王祝永所在公司的状况,他告诉记者,“由于房地产步入寒冬,我们公司有部分项目无法开展,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也无法开展。对此,我们尽量进行内部消化整合,在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项目调度来消化被搁置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调整。譬如采取了“轮休假”1月或半年的方式。不过员工在休假期间“五险一金”会继续缴交,期间也会发最低基本生活补贴。”

  他特别强调,这种裁员是出于公司业务经营上出现问题而采取的常规措施,是短期性、非战略性的。    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于冬雪 许蕾 实习生 杨文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