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津国医堂将覆盖70%涉农区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11:59 来源: 每日新报

  今年本市选择10所医院作为中医治未病试点基地

  “国医堂”将覆盖70%涉农区县

  新报讯【记者 李佳萌】昨天记者从本市召开的2012年中医药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将继续推广“国医堂”建设,使其覆盖70%的涉农区县。同时进一步调整中医医疗资源,今年完成南开医院改扩建、武清区中医医院康复楼和大港中医医院的建设任务。开展“治未病”健康工程,让市民享受到更贴心的传统中医理疗服务。

  三个中医建设项目年底前投入使用

  今年本市将推动中医药大学、中医一附院、中医二附院的迁址新建工作;推动宝坻区中医医院、宁河县中医医院改扩建工作;完成市南开医院改扩建、武清区中医医院康复楼和大港中医医院的建设任务,预计这三个项目可于今年投入使用;同时河东中医医院、津南区中医医院、静海县中医医院的选址扩建工作也于今年进行。本市将继续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中医医疗机构。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医学中心、区域医学中心辐射职能,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继续对口支援区县级中医医院,提高区县中医医院业务服务能力;区县级中医医院将发挥区域枢纽中心职能,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此外,今年“国医堂”建设将从市内六区推广至涉农区县,70%涉农区县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将创建“国医堂”。

  开设中药饮片鉴别与炮制人员传承班

  今年本市将继续实施中医扎根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天津市“中医大师”“中青年名中医”评选活动,举办天津市传统中药饮片鉴别与炮制(炙)人员传承班,继续举办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开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继承项目遴选推荐工作,举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班。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学科带头人培养,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津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推进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设,加快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

  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上,今年本市继续实施“中医药文化普及工程”,组织中医药文化宣讲团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健康与我同行”中医药健康巡讲活动。

  推出“治未病”菜单式服务

  今年本市将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选择10所医院作为中医治未病试点基地,探索实施慢性病“治未病”菜单式服务,建立明确的服务规范,推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本市中医医院开展等级评审工作,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加强中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继续开展中药房达标建设,今年二级以上中医医院中药房全部实现达标。继续中药煎药室人员培训工作。

  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工作,开展中医医院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中医药防控传染病和应急救治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完善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治技术方案,健全中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治应急网络和临床科研同步机制。

  今年将评估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今年本市将评估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立专科(专病)协作机制,开展重大、疑难疾病的诊疗规范研究。加强对国医堂中医药服务内容的监督考核,并委托第三方评估单位对全市“国医堂”进行年度质量评估。此外,本市将加强中医一附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深化中风病、冠心病两个病种研究;推进重大疾病的临床协作研究机制。

  本市还将构建中医西医结合研究体系,形成以南开医院为龙头,全市各中西医结合机构为网络的天津中西医结合研究体系,制定天津市“十二五”中西医结合发展规划,召开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大会,开展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