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方平台贷或借道信托还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7:58 来源: 北京商报

  曾经一哄而上的地方平台贷款,如今已到了开始偿还的时候,未来三年将是偿债的高峰期。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一些平台的偿债能力颇为令人担忧,违约风险很大。为了化解风险,近来,监管层、地方政府及银行等相关各方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继“平台贷或有条件展期”的消息传出之后,业内人士认为,信托融资有可能悄然成为“借新还旧”的手段之一。

  近日,一则信托产品的简介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引发了金融市场人士的广泛热议。该产品为中融信托推出的某(润通1号)财产权信托,投资期限为12-15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9%-10%。一家(用益)信托网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产品一期已很快售罄,其吸引人之处并不在于高收益率,而是在于具有地方政府的“背景”。据他称,该信托资金用于购买融资人合法享有的对某地方政府2.4亿元应收账款的收益权。而此应收账款产生于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的建设项目中,且已纳入市政府2012年及2013年的财政预算。

  “其实,此类信托产品并不算是新鲜事物。早在2009年,这类产品就以‘准地方债’的形式走入了投资者的视野”,上述销售人员介绍说,当年,中信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都推出了这类产品——信托公司通过信托计划募集资金给地方使用,而地方政府设立偿债基金作为还款来源,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2009年正是地方政府平台融资潮起之时,而目前却是到了欠债还钱、捉襟见肘的时候。因此,对于此类产品的发行,不少信托人士认为,或是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偿债手段之一,否则收益率也不会上涨如此之快。北京一家信托公司产品部的工作人员就评论说:“应将其视为地方融资平台应收账款类资产证券化的表现”,“其实,通过金融市场证券化方式解决地方平台贷违约风险,也不失为一条有效之路。市场约束更强,对一些地方政府‘乱花钱’也有抑制作用”。

  按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说法,未来三年内将有35%的平台贷款到期,地方平台即将面临第一个偿债高峰;而一些平台项目的贷款条件和偿债能力先天不足,已出现在建项目后续建设资金和还贷资金无着落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为化解这一危机,国务院先是发文要求加强管理地方融资平台;接着,存量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整改细则也或将于近期出台,其旨在规范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的借贷行为,包括存量平台贷的有条件延期方式。昨日,还有消息称,银行资产将重启证券化,地方平台贷或将被纳入。

  中诚信托业务经理陈先生对地方平台贷的到期风险相对乐观。他表示,除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并未恶化之外,面临偿债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使无法按期还款,也都会采取一些融资手段,如信托融资等延期时间,以时间换空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表示,信托融资将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成本不断攀升,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资金断裂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这种担忧也不无道理。2011年,有不少信托公司感受到了催款的压力。山东一家信托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为了催促企业按时足额还款,他曾连续奔波了四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曾指出,“借新还旧”是地方融资平台的乱象,其在银行与信托均有体现。针对商业银行利用发行理财产品及借新还旧的方法来应付还款压力的现象,银监会此前特别强调要严控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禁止用信贷资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项目,这些项目到期的也不得展期和贷新还旧。

  而借道信托融资来“借新还旧”,之前并不算常见。究其原因,中诚信托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基础设施类信托目前收益率普遍不高,相比房地产信托对信托公司吸引力不大;此外,这类信托管制也较严格。不过,他认为,2012年房地产信托受阻的情况下,不排除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趋热的可能。商报记者 王丹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