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担初获银行支持 核心资金缺口约达7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3 09:04 来源: 华夏时报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持续一个月的“追债门”依然在凯晨大厦内上演着。
3月1日,“欠债还钱”的条幅,遮盖住“中担资本”字样,正挂在凯晨大厦中座3层中担投资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中担)前台的背景墙上。办公室内用一根钢丝在里面反锁着,门外面聚集着近20位讨债人。
陷入泥潭的中担到底有多麻烦?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核心的资金缺口大约在6亿-7亿元,但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结果。”
28家企业涉资3.5亿
记者从中担企业客户处调查了解到,中担担保为大量企业在银行做贷款担保业务,而企业将部分贷款资金用于购买中担的理财产品,年利息通常在12%~18%。
“3年来,中担担保的客户经理一直联系我们,咨询是否有资金需求。去年7月,刚好有200万的资金需求。中担的客户经理称,中担担保可以向银行贷款500万,剩下的300万在中担进行理财投资。”一家外贸公司的张先生坦言,面对这样的诱惑条件,企业当然有想法了。
张先生对中担的规模和口碑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调查,才答应了中担担保客户经理的贷款提议。
《华夏时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企业向银行申请的贷款资金,过半都流向了中担担保的“口袋”,甚至有企业将全部的银行贷款资金都投向了中担担保。
据涉及“追债门”企业自发统计的数据显示,中担从28家企业手中拦截了3.5亿资金。而据金融局统计,中担波及的企业为252家,资金数额可谓触目惊心。
随着“中担事件”的发酵,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领衔各贷款方银行也介入了此事。中担也于2月27日正式成立了公司领导应急小组。
保障正常信贷合作
3月1日,金融局公布了解决方案。“中担公司事件已经取得了银行方面的支持,这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北京市金融局副局长栗志纲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下一步将全力督促中担方面开展自救工作,力求将损失降到最小。同时,将进一步对中担公司进行深入稽查,尽最大努力保全各类资产,理清债权债务,妥善处理后续工作。
2月29日,监管层要求银行同时排查252家客户情况。总体原则为:对于正常贷款不予催收,不提前催贷;各银行对于信用记录良好、经营正常的借款人,按照银行正常的流程办理续贷业务。
“不要因为中担的过失,造成企业信用的不良记录。”栗志纲着重强调,面临借款合同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的客户,各银行对于经济状况正常的借贷人,按照正常流程办理续贷业务。随之,一同把18家主管中担事件银行负责人联系方式下发给各企业。
另一个关心的问题就是保证金的处理。据栗志纲介绍,“2.1亿存入银行的保证金从物权法上来讲是归属于中担的,但从实际掌握的情况来看,其中有1.2亿是企业垫付的资金。在出具有关证明的情况下,应按企业正常还贷比例退还保证金金额。”
资金窟窿如何堵?
最激进的冒险者——全款投入理财产品的企业们,更担心的是中担到底会不会破产?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调用了北京的资金,仍然没有救活华鼎和创富。”企业代表陈小姐告诉记者,中担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奕标海外投资失利,拖垮了三家担保公司。据悉,这三家担保公司在保余额共计达80多亿元。
中担的窟窿究竟有多大?相关部门的答复是目前未完全摸清楚。据栗志纲介绍:“目前,政府及监管部门掌握的数据,中担公司提供的数据,和商业银行自行排查的数据仍存在较大出入。”其原因是企业和中担公司下属一些壳公司签订的 “理财合同”,银行及监管部门不一定掌握。
对此,金融局再次给出了工作时间表。“各商业银行要在3月1日之前指定专门人员,专项负责中担公司与政府及监管部门对接。3月6日之前各家银行要完成中担担保在保项目的排查,将底数摸清。3月9日之前,各商业银行在摸清底数的同时,要将相关客户详细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并将解决方案上报政府及监管部门。”
据记者获得的数据,目前中担公司总资产为12.20亿元,表外担保和负债为11.66亿元,存入银行保证金余额为2.10亿元,可用资金仅为500万元。此外,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3.30亿元,应收代偿金额为3267万元,关联方应收账款6.43亿元。
“大体与上述财务状况符合。目前核心的资金缺口大约在6亿-7亿元。”知情人士透露,算上能够收回的股权投资资产,还能变现2亿-3亿元。但中担的壳还是很有价值的,市场上的出资人会在博弈的过程中尽量压低价格,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