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代表委员热议中小企业税费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01:38 来源: 东方早报

  民众对切身经济利益的关注度,其最关注的“经济热点话题”包括: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房产市场调控、医疗改革、物价、文化体制改革。

 “从春天再出发”:代表委员热议中小企业税费改革

  早报讯 今年全国“两会”,适逢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改革话题引发关注。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组织的“2012年两会调查”结果可发现,民众对切身经济利益的关注度,较过去有所上升,其最关注的“经济热点话题”包括:缩小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房产市场调控、医疗改革、物价、文化体制改革。这些话题无一不与改革相关。

  主事者亦作出善意回应。两会前夕,新华社以《本届政府最后一年任期迎来大考》、《为改革开放再“蓄力”》为题,接连刊发述评性文章称,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很多“硬骨头”。人们期待今年的全国“两会”凝聚共识,为深化改革开放再“蓄力”。

  文章敦促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的舆论场中,为深化改革开放建言献策”,“从春天再出发,人们充满期待。”

  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要求,协调民主党派、工商联组织、政协专门委员会、地方政协等力量,针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深化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委员呼吁,尽快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这是最根本的。

  但换届之年,改革的推进必然是温和渐进的。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预测,2012年经济发展将主要体现在民生领域,分配制度、财税金融、市场准入等诸多改革都将围绕这一主题。

  早报记者梳理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发现,今年涉及民生领域的改革中最可期待者,或是作为实体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税费改革,其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收入分配、行业投资准入限制、金融管制放松等领域的改革,可谓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改革诸多“硬骨头”中相对易于下嘴的部位。

  郑新立建议,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减少产品提价对物价的冲击。

  此外,郑新立提出,应当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降低中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和融资难度。这点正是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们呼吁的焦点。部分代表委员们建议,不要让高税费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利润空间。

  “被迫踩着政策边缘走”

  纺织业起家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实体经济领域“摸爬滚打”25年,最突出的感觉就是“税负太重”,最想说的话是“减税就是最大的支持”。

  2011年10月,民建中央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有超过八成的民营企业家认为税收负担“很重”或“较重”。

  民建中央一份提案归纳说,民营企业税费负担突出表现在:实际税率较高;税收外费用较重;税费收取额度的确定人为因素大等。

  在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看来,税收外的费用负担同样不可小觑:各项收费过多、过杂、过乱。比如建个厂房就有图审费、质检行政费、白蚁防治费、房产测绘费等三四十项收费。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太利告诉记者,为了避税,一些企业“踩着政策边缘走”。

  “三大弱化”倾向

  一些企业家反映,依然较高的税费负担,已对企业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推进转型升级形成事实上的阻碍。

  “如果活下去都难,哪有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说,一般民营中小企业研发一个新产品,需要连续几年投入,投入额在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而这样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一般不超过3000万元,毛利润不到300万元。本来可以勉强生存,但17%的增值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其他七七八八各种费用,加上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利润空间全被挤占了。

  民建中央一份提案也指出,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后,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税率,部分民营企业因此比原来18%的税率还高了2个百分点,并且小型微利企业还有行业、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4个限制条件,民营企业为了适用小型微利企业税率则必须限制从业人员,对促进就业不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攀升,中小企业“成本太高、利润太薄”,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之间投资回报反差巨大,一些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变成“游资”和“热钱”,孳生“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局面。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迎霞说,在劳动力价格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减、环保压力增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多重压力下,一些不断积累的不利因素导致小微企业出现了成长性弱化、盈利能力弱化、转型升级能力弱化等“三大弱化”倾向。

  免除小额纳税人税费

  一些代表委员呼吁,积极财政政策要以减税为中心,增加实体企业的利润空间,重振实业精神,要将扶持“三农”的一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许多“内忧外患”的紧迫问题,大幅度大范围减税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力所能及。

  李剑阁建议,尽快免除小额纳税人的负担。小额纳税人的税费只占财政收入的很小部分。尽快免除其中的绝大多数,鼓励自雇型就业,可以“解放”一大片低收入者,造就一批中产阶层,动员一批拿着低保的闲散劳动力加入就业,缓和城管、税务人员与小商小贩的矛盾冲突。“小本经营的业者受到各种税费和监管的挤压生存极其困难,而只有培育出大批自强自立、敬业乐群的家庭企业,社会才能安定祥和,财政才会减轻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建议,要实施全方位的政策引导,通过减税、减费、减负等方式提高民间资本回归实业的投资回报,做到既“晓之以理”,又“诱之以利”;积极实施“化税为薪”或“减税为薪”等措施,使民企轻装上阵。

  同时,要向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培训、设备更新、节能减排等提供所得税减免、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在主营业务领域转型升级。

  李剑阁同样认为,从长远看,对符合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标准的行业或企业减免税负,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应该定的是国企

  应退出哪些领域

  一些代表委员还呼吁,应深化垄断行业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企业升级阻力。

  “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民建中央、农工党中央、全国工商联联合提案建议,引导国企调整产业布局,把一般性竞争行业的发展空间尽量留给民间投资主体,防范国企过度扩张对民营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

  “上面放、下面望、中间一个顶门杠”——中小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下游激烈竞争,而能源、交通、电信等上游垄断行业利润丰厚,“玻璃门”尚在的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两会前夕,国家发改委召开由45个部门参加的会议,倒排时间表,确保上半年出台鼓励民间投资实施细则。

  但相关改革的推进,很难一蹴而就。据财新网报道,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会上,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专职监事王永庆说,让国企自己打破垄断很难,对此政协大有可为。他表示,有时候在调研时提出建议,国企会暗示“不要置大好形势不顾,只看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左宗申表示,在资源配置大部分向国企倾斜的背景下,业已出台的“非公36条”并未触及到实质问题。民营企业在进入一些重要领域时,仍有很多“玻璃门”。“如果要定,就定哪些领域国企应该退出;不是国家该干的事情,就应该放手给市场去做。”

  “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在国有资本运营中缺乏应有的公益性,盈利性国有资本的分红收租机制还不健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未来5年,建议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配置:一是让一部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与事业单位改革相配套,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本住房保障等社会公益领域。二是将盈利性和公益性国有资产管理分开。

  他说:“2010年国有企业累计利润接近2万亿元,如果收入分红比例提高到50%左右,那么每年就有1万亿元用于社会福利建设,就能大大缓解公共产品短缺带来的各种矛盾特别是社会矛盾。”

  委员、代表们担心国企垄断衍生的社会矛盾,不仅体现在公共产品领域。

  在《关于继续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提案中,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写道,约占全社会就业人口10%~20%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包括企业高管),占用了30%~40%的各种资源,上缴了50%~60%的税收,提供了60%~70%的社会产品及服务,解决了新增就业的80%~90%。但是,大量民营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仍感到困难很多,不少民营企业主内心深处对未来仍存有顾虑。如果党和国家营造更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信心,可避免其向国外转移资产、移民,或者其他弊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