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冯东明:中国需要国际一流的技能型人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1:31 来源: 新浪财经

  要成为制造业世界强国,中国需要国际一流的技能型人才

  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高技能人才更是国家竞争力强弱的核心因素。我国的制造业占全球产出的19.8%,比美国还高0.4个百分点,但我国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世界一流的高技能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7000万人。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占5%。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的比例超过35%,中级工占50%以上,初级技工不到15%。这种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 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技能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自2008年世界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把重视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并纷纷颁布高技能人才国家战略。高技能人才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引领世界经济的重要驱动力。以瑞士为例。瑞士手表的“含金量”世界第一,平均每块手表出口创汇是香港的4.5倍,是中国大陆的20倍。瑞士的高端制造业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功,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它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瑞士,初中毕业之后,学生开始分流,约70%的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俗称徒工学校)的道路。 

  相比较而言,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低廉产品的代名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在近几年企业发生的各种事故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职工岗位意识不强、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工人技术素质低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制造业要从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实现从世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过去我国经济主要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现在正转向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提高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与经济发展质量的战略,离开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就寸步难行。

  二、 深化校企合作,共促职业教育,实现中国制造业工人队伍从“劳务型”向“技能型”的转变,是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举措

  在我国,“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并存已持续多年,且呈现愈演愈烈之趋势。何以有效解决这一“中国式”的并存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制造业工人队伍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式的职业教育,使广大“农民工”从单纯“劳务型”的普工转变为“技能型”的技工,是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

  我国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这不仅为未来10年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目标,也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才保障。特别是当前一大批 “80后”、“90后”日益走上时代舞台,中国制造业的工人队伍已经进入代际更替的历史时期,职业教育显得尤为关键。

  自职业教育诞生以来,就一直在朝校企合作的方向探索和努力。因为职业教育是与企业生产关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它培养的是企业的技术型工人,是现实的生产力。校企合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技工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工人素质的要求;二是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技能人才成长周期;三是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对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校企合作达到了供给与需求、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各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都有不同名称,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一基地企业制度”。

  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1年公布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的设置标准。其中明确技校、高级技校以及技师学院都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学生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此次公布的标准还突出强调了校企合作的要求,比如高级技工专业必须与3个以上的企业进行合作。

  三、 当前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共同促进技工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几点建议

  在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方面,作为珠江三角洲的用工大省广东在2010年积极搭建“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2011年开展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积极探索校企互惠共赢合作机制,为推进“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积累了有益经验。其他如浙江、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的技能人才培养也在积极部署。但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国的技能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价值文化和体制问题:

  一是缺乏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土壤。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导向和社会上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的偏见,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高,影响了青年学生报考技工院校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我国国民意识中一直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学而优则仕”是几千年来对读书人较好的前途出路的一种共识,导致我们国家出现了一种畸形的“人才观”,当前的“考公务员热”就是一种具体表现。

  二是教育资源和体制发展不均衡。由于社会对学历教育的盲目追求,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和资源更多的倾向于传统的普通教育。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国家层面规模较小,受到的关注较少,一直在夹缝中生存。很多中高职技校都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宁可上“三本”,也不愿意上职业教育院校。相当一部分政府办的技工院校,办学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没有财政专项拨款。学校只能靠学费收入发放教师工资,进行学校建设,教学设备先进程度低,很多学校至今使用20世纪60年代的设备进行实训教学,与新技术对教学的需要严重不适应,学校发展压力巨大。

  三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落实和专项投入不到位。技能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创新还不到位,市场在技能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很多地方在抓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力度不够,创新性不强。目前,仍然有很多地方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都是企业和院校自己解决,财政还没有专项投入,尤其在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还没有专项投入,对主动对接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激励性的支持政策和补贴资金。

  基于以上问题,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体会,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利用全社会资源和文化引领,积极倡导科学的人才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努力营造激励技工成长的社会氛围。

  破解技工“断层”难题,需要以政府主导,在文化、政策、制度、措施等层面打出足够给力的组合拳。要更加注重文化引领,倡导全社会更加重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并形成引领社会舆论的主导价值观、人才观和择业观;要更加注重技能人才的评价、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打破技工成才成功成名的壁垒,给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技工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优厚待遇,营造助力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氛围。

  (二) 以市场为平台,发挥市场在技能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用工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合资合作模式,投资职业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方式应是灵活多样的,因时因企因行业而定,但基于我国目前职业技校自身力量薄弱、资金不足、缺乏实训基地以及大部分学生和农民工无意愿“脱产”到职业技校学习的现状,宜重点鼓励以下两种“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 

  1、利用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工厂”。职业技校应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设备、场地等资源,建设“教学工厂”。这样既可解决生产实训中所消耗的材料和能源,又可实现部分经济效益。建起的“教学工厂”是学校的教学平台,也可以是企业的生产流水线,一些生产流水线可以成为学生选修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可以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一专多能的劳动技能型人才。

  2、把教室办到企业上,建设“工厂教室”。学校应主动出击,与工业园区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在企业建设“工厂教室”。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招生,招收的学员既是工厂的员工,同时又是技校的学生,他们将成长为企业未来的技能尖兵,培养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批,轮班到生产线上工作和在教室学习文化和理论。这样培养的学生既懂技术,又懂生产原理,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 以企业和职校为对象,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和促进就业的支持性政策,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补贴和资金投入,促进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建议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本着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近期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的高度,实行更加有利于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促进就业的产业、贸易、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发挥好政府投资和企业项目带动的作用,采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具体包括对企业与技校联合办学的资质审批、学历证书认可、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土地优惠、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财政资金投入、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技工学员的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等政策措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