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就推进农业科技促增产等问题答记者(实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9 11:18 来源: 中国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将于3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将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中国网: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将就“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王效云: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记者会现在开始。
王效云:
这场记者会的主题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增收”。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先生和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先生回答大家关切的问题。今天的记者会大约是一小时,下面先请韩部长简单致辞。
韩长赋: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感谢人大新闻中心安排今天的记者会,也非常高兴和我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做一个交流。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三农”工作的时候,特别强调要把“三农”工作继续作为重中之重,而且特别要求要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的好形势。所以,我先把形势简单说几句。
韩长赋:
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增粮增收好形势,而且是大丰收的年景,我把它做了一个归纳,我以为,2011年有“五个首次”、“五个超过”。“五个首次”就是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1424亿斤,首次登上11000亿斤的新台阶;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实现“八连增”;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首次超过了1万亿斤;人均占有粮食首次达到了850斤,大家知道,我们说粮食安全标准线是人均800斤,去年超过了850斤;除了粮食以外,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十大农产品也是全面增产,这是16年以来的首次。
韩长赋:
“五个超过”主要是在收入方面,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超过两位数,达到11.4%;增幅超过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当年增加1058元,超过1000元,这也没有过的;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超过东部;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幅均超过了20%,这也是没有过的,这个好形势需要我们巩固。
韩长赋:
新的一年,从农业农村经济来讲,核心词是八个字,就是“增粮增收,稳中求进”。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今年我们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应该说也面临着“两难”的情况,即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物价反弹的压力也不小。所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今年的工作时,特别提到要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我觉得,保物价首先要保供给,保供给首先要保农业,所以今年巩固农业农村的好形势,继续争取增粮增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韩长赋:
从农业部来讲,我们今年继续提出要坚持“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争取稳定产量在10500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继续增收,争取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有效保障农产品的供给。
韩长赋:
现在春耕在即,从南到北备春耕正进入高潮,目前农业生产总体状况应该说还是正常的。我在会议开始简要地做一个介绍,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对农业的关心和对农业部的重视。下面我愿意和陈萌山先生一起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王效云:
谢谢韩部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韩部长,您刚才也提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保障农产品供给就变得格外重要,您刚才也提到了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八连增”,大家都很关心今年能不能继续保持这个好势头,粮食生产会不会出现拐点?为了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农业部门有哪些举措?谢谢。
韩长赋:
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刚才我讲了去年粮食生产是“八连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农业丰收、粮食增产,为我们的宏观调控、物价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但是确实像你讲的,饭天天要吃,庄稼要年年种,粮食安全要长期保,所以今年怎么样使粮食生产稳定,不出现拐点,是一个重大问题。
韩长赋:
说老实话,今年的粮食生产形势不能掉以轻心,我以为,今年面临着“两高”、“两不确定”的客观形势。“两高”,一是基数高,我们是“八连增”,而且去年上到了11000亿斤的新台阶。我跟朋友们说,建国62年,我们的粮食产量一共上了9个千亿斤台阶,越上得高,巩固和稳定的难度越大。二是成本高,无论是用工成本、生产资料成本、机械作业成本等等,包括土地流转费用成本,都在上升,这个成本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两个不确定”,一是气候条件不确定,二是市场价格也不确定,市场价格对农民种粮的影响也是直接的,价格是很直接很有力的指挥棒。
韩长赋:
从巩固粮食生产来讲,我们常说的话,要靠“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市场旺”。从工作措施来讲,农业部按照中央的要求,已经对今年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概括来讲最重要就是几条,“3+1”,一是落实好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一条非常重要。我们粮食生产每年大概要16.5亿亩的播种面积以上,保面积,首先农民要有积极性。今年中央关于农业投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讲了,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对农民的“四补贴”要落实好。
韩长赋:
二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和推广,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兴农的积极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非常重要,这方面,农业部今年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的部署,动员70万农业基层科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上田头,为农民开展科技服务。
韩长赋:
三是要搞好行政推动,调动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促进各级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提高他们增加投入,采取实际措施的积极性,特别是要发挥主产区和粮食大县的积极性。大家知道,元旦前国务院表彰了200个种粮大县,这200个种粮大县产量3900多亿斤。
韩长赋:
四是立足抗灾夺丰收,及时抗灾,科学抗灾。我们国家大,农业地区差别大,总会有一些地方发生这样那样的灾害,特别是我们要抗御旱灾。为此,今年中央出台了一个政策,增加对农业防灾减灾技术的补助。
韩长赋:
我想,我们的政策落实到位、科技服务到位、行政推动到位,再加上我们有效的防灾减灾抗灾措施,我想,今年的粮食生产以及其他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还是可以预期的。我们对夺取今年的农业好收成还是有决心的,应该说也是有信心的,我们要努力防止粮食生产出现拐点。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韩部长,您刚才也提到,去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1.4%,这个增幅是超过了城镇居民。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去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上涨也非常厉害,而且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也一直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些问题都存在的情况下,您认为今年农民增收的趋势会怎么样?如果不理想的话,农业部会有什么样的措施?谢谢。
韩长赋:
谢谢你。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关系到缩小城乡差距,关系农民的福祉,确实也是个长期的任务。实际分析今年的农民收入情况,总的来讲,我们认为农民收入还会持续增长,但是新的一年怎么样继续大幅增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农业增产增收,产量要上去、价格也要提高有难度,我想大家知道,增加产量和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的空间确实也是有限的。二是农民工资性收入,打工方面有个不确定性,也包括今年整个国内外经济形势。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复苏还有待于观察,它直接影响我们出口,而且我们的出口行业产品当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在生产。另外,中小企业现在还面临一些困难,农民工就业的增加和工资标准的提高也有一些困难。所以,2012年持续增收也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
韩长赋:
我分析了一下,现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四个方面构成的,一是家庭种植业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46.2%;二是工资性收入,占42.5%;三是转移性收入,占8.1%;四是财产性收入,占3.3%。
韩长赋:
2012年还是要四路增收,一是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包括养殖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我们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优质优价。二是继续打工增收,引导帮助农民外出打工,包括到当地的二、三产业就业。三是落实好中央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各级的有关政策,增加农民的转移收入。四是财产增收,主要是推进农村的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保护农民的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我想从这四个方面努力,实现新一年农民持续增收的预期目标还是有希望的。谢谢。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
我们知道,农业部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的农业交流,请教一下,今年农业部将如何具体协助扩大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现在大陆非常重视“三农”的建设,请问台湾企业在软硬件方面有什么地方可以具体参与大陆的“三农”建设?谢谢。
韩长赋:
谢谢你提的这个问题,两岸的农业交流合作我们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你也知道现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下一步我们还要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措施来推动。这个问题我想请陈萌山先生具体回答,他是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同时也是农业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主任。
陈萌山:
我非常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后,为两岸有序地开展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为扩大两岸农产品的贸易,特别是扩大台湾农产品在祖国大陆的销售,提供了制度性的安排。去年是执行ECFA协议的第一年,我最近注意到,台湾方面有一个统计资料显示,从去年1月份到10月份,早期收获清单中涉及到农业18个税号的产品销售到大陆来,一共是9570万美元,这个数字较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54%,两岸农产品贸易迅速扩大。
陈萌山:
刚才你提到的问题,今年大陆将继续执行ECFA协议,从今年1月1日起,台湾产的鲜兰花、香蕉、柳橙等16项农产品的登陆关税降为零,火龙果、生鲜乌鱼蛋两项农产品的关税由10%降到5%,这为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陈萌山:
同时,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从两岸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就ECFA框架协议所规定的一些涉农内容,我们还跟台湾方面继续商谈,研究进一步放开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品种和数量的可能性,扩大岛内农产品登陆关税降税的范围。同时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加强大陆市场的监管,巩固销售台湾农产品主渠道,推动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陈萌山: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关于台湾的农业企业怎么样能够在大陆农业发展中,特别是我们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借这个机会我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我们为了鼓励台湾的一些农业企业,包括我们台湾的一些农民到大陆来进行农业方面的投资,我们在祖国大陆设了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和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这为台湾同胞投资大陆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实验区和创业园已经成为台湾同胞投资大陆农业的热土。
陈萌山:
我们将进一步研究一些政策,来促进台湾这些企业、台湾的农民进一步在祖国大陆来投资、来开发,参与大陆现代农业方面的建设。我们想,把台湾农民创业园能够建成台湾农产品、台湾一些技术在大陆的示范基地,成为我们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谢谢。
湖南卫视记者:
目前,国内许多消费者对于转基因的农产品还抱有相当大的疑虑,我想请问韩部长,在农业科技促使农产品增产增收方面,是否包括了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的考虑?谢谢。
韩长赋:
农业科技创新应该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提高水平的一个根本途径。关于转基因,我想我们国家在转基因问题上的方针是很明确的,概括来讲就是四句话16个字,“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这是我们的指导方针。具体来讲,最重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快生物技术包括生物育种的研究,因为这也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包括农业科技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领域。我们国家是农业的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的消费大国,我们应该在农业科研高科技领域,包括生物技术育种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点是明确的。所以,国家正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我们要强化技术的攻关,这是一个方面。
韩长赋:
二是在监管方面,要规范管理,加强安全的评估。目前,我们国家已经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从研究到实验到生产、加工、经营、进口许可这些环节当中,包括最终产品、消费品的标识管理,我们都有一套法规制度,实现了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为转基因的育种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我觉得,对于转基因以及生物育种的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和管理,国家是非常重视的,农业部也是非常重视和负责的,这样使一个科研的领域能够持续、健康、安全地发展。谢谢。
中国财经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出超过了一万亿元,其中对农业的生产性支出预计在5000亿元左右,按全国粮食总产11400亿斤的总量计算,平均每生产1斤粮食,中央财政的支出超过了0.4元。可是据我们在基层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种粮农民对农机、水利、社会化服务方面存在着缺失,尤其是我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现象,韩部长,您觉得我们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韩长赋:
谢谢你。我理解,你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怎么样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包括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并且使这些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民。我回答你这个问题。
韩长赋:
应该说,这些年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了9个1号文件,形成了关于“三农”包括强农惠农富农一整套的政策体系,而且力度在不断加大。像你方才讲的,去年中央财政“三农”总支出超过1万亿,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800多亿,特别是对农民的“四补贴”,包括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是随着农资价格上涨每年调整增加的,还有农机购置补贴,今年按照预算中央财政达到200亿,应该说力度在不断加大,数额也到了不小的规模。
韩长赋:
当然,我也认为,和现在农村农业生产当中遇到的困难和生产基础薄弱的需求相比,这个投入还得增加,还是不能满足基层生产和农民的需要,国家也在为此做努力。所以今年在“四补贴”方面,在农业技术服务方面,都有新的增加。
韩长赋:
在这个基础上,确实有一个怎么样把这些政策落实好,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这些年来,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尽可能减少环节,能够直接到基层、直接到农民,对农民的补贴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打到农民的卡里,包括生产资料的补贴、种粮的补贴。像今年,提前预拨了1300多亿,因为农民要买化肥、买种子准备生产,及时、足额地发下去。当然,也确实有落实得不好的情况,媒体上也说过,有极少数的地方存在截留甚至冒领的情况,说明我们在落实政策方面还要加大工作力度,把我们的工作做好。
韩长赋:
这里面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条:第一,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对农民的支持,来提高我们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力度。第二,搞好宣传,让农民都知道政策。第三,强化政策的执行。第四,加强监督,包括对违反政策、截留政策方面的问题查处。通过这几条把我们的政策落实好。我也欢迎媒体界的朋友们对违背政策、截留政策甚至贪污政策的违规行为给予曝光,我们是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韩长赋:
前不久,媒体朋友们反映的情况我们都在查。通过这些,我们真正把中央的政策能够实实在在地、不打折扣、不缩水地兑现给农民。
农民日报记者:
这些年,我们到农村采访,农民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农业科技服务不足,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请问农业部会采取哪些务实管用的措施?另外,据我了解,近几年农业部连续组织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和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等实践锻炼活动,请问这些活动的成效如何?今后还会继续开展下去吗?谢谢。
韩长赋:
谢谢。关于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的问题,确实大家都很关注。我想先说一点,这个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今年中央1号文件重点研究和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问题。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确立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特别强调对基层农民的科技服务,尤其是公益性的服务。而且这个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包括基层农技推广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这是在农业科技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
韩长赋:
刚才你讲到农业科技推广,基层存在不足的问题,确实这个问题存在。但是我也想说,这些年来,农业科技对于实现“八连增”应该说是功不可没的。这些年来,农业的发展、粮食的增产,科技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我讲三个数字来说明这个问题:
韩长赋:
第一,去年粮食增产的贡献当中,85.8%是由于单产提高,而不是面积增加,因为面积也增加不了多少,我们是人多地少,单产提高主要是科技的作用。第二,到去年,我们农业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已经达到了54.5%。第三,农业增长的科技贡献率去年是53.5%。
韩长赋:
这三个数字说明,我们农业发展到今天,科技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增产的重大推动力量。我们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我们虽然“八连增”,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要素资源已经绷得很紧了,今后再靠投入更多的资源,投入更多的物化的生产要素,这确实制约很大。所以我们的农业确实到了更加依靠科技、依靠劳动力素质的阶段了,要不然没有出路。所以,农业的根本出路还是要靠科技。
韩长赋:
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农业科技现在确实有三个不足:一是成果的创新供给还不足。像袁隆平老先生的杂交稻这样的主打成果,还有黄淮海综合治理这样重大的科技成果很少;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足,这里面有基层的人员不足、人员老化、素质不高的问题,也有设施条件、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还不够活的问题;三是农业人才支持总量还不足,无论是在农业科研方面还是在推广方面。另外媒体界朋友也讨论,现在青壮劳力、有文化的劳力都进城打工了,将来谁来种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重视的问题。
韩长赋:
那么怎么办呢?从农业部来讲,我们研究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在工作中很重要的是“三个加快”,一是加快农业的科研创新,特别是种业的创新,一粒种子能改变一个世界,种子以及良种良法的配套,对于农业的增产是非常重要的。
韩长赋:
二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是农村基层推广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两个覆盖”,简而言之,一个是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特别是乡镇,设施条件建设要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农业乡镇,这是一个覆盖,中央财政拿钱,各地方要配套。第二个覆盖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改革的示范县建设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农牧渔业县,中央提供对地方推广经费的补助,加上地方的投入,基层的推广会有比较好的条件改善。
韩长赋:
三是加快农业人才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包括现代农民的培训,要想办法解决“将来谁种地”的问题。现在农村种植业大户、养殖业大户、农机手、科技示范户、农村的经纪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人,包括大学生村官等等,要把这些农村的实用人才组织起来,队伍要建设起来,并且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韩长赋:
四是对农民的培训。我们的农业资源是比较紧缺的,应该有不断提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来管理。另外,我们也准备和有关部门配合,引导鼓励学农的涉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通过“特岗计划”的方式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再加上我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我们想,通过这些方式使整个农业科技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得到改善。谢谢你这个问题。
韩长赋:
按照要求,每个记者提一个问题,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就简单说几句。我们农业部从去年开始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春节过后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机关的干部到农村去,住在乡里,住在村里,一个月不休假不回京,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拉手,了解农情,落实政策,开展技术服务,同时也转变作风。去年搞了,今年的活动正在进行当中。因为我们农业部离农民最近,为农民服务应该最具体,反映农民的愿望和呼声也最直接,所以农业部的干部应该有好的作风,应该深入基层,深入农民群众,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民服务,效果还是不错的。
韩长赋:
我们搞了两年,成效明显,可以说是:干部下去了,作风上来了;干部下去了,工作上来了;干部下去了,素质上来了;还有一点是干部下去了,感情上来了。
彭博新闻社记者:
2009年11月,农业部就已经通过了几个水稻和玉米转基因品种的安全评价,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允许种子商业化的迹象。有的专家就呼吁,农业部是不是应该简化审批程序,因为目前这种漫长的程序会使一些已经开发的品种失去它的竞争性,同时对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浪费。请问农业部究竟是否认为转基因品种可以提高粮食生产量,会否回应有些专家的呼吁来简化转基因商业化批准的程序,今年会否有转基因粮食作物受到批准?谢谢。
韩长赋:
转基因的问题,方才我已经作了回答。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方面对中国转基因的安全评价和准入的评审这样一种意见。我想说的是,对于转基因品种,无论从研究到试验,以及应用,中国是有一套法规的,我们是按照中国的法规来进行安全评价和准入审批的。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有个问题请问韩部长,刚才您在发言致辞的时候还提到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也知道,确实民以食为天,但是近年来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出,尤其是前一段时间,牛奶的问题更是加深了人们的担心。请问韩部长,现在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到底怎么样?老百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上放心的农产品?谢谢韩部长。
韩长赋:
谢谢你,这个问题是很重大的问题。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应该说社会关注度非常高,这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健康,所以政府部门有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同时我也想说,实事求是地讲,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是在不断改善的,总体上是安全的。你问到状况怎么样,我的看法是,状况是不断改善的,总体是安全的。
韩长赋:
我想讲一个数据来说明,2011年,对蔬菜、畜产品、水产品主要农产品的监测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这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水平应该说是不低的。但是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有的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些是极少数不法分子不讲诚信、不讲良心制造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是应该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韩长赋: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的综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两条,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包括要完善法规,健全质量安全监管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当中无论是生产还是经营的过程中,包括非法添加,包括禁用高毒农药的违规使用等等,都要严加管理;特别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大案件,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绝不宽容,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韩长赋:
去年河南发生的“瘦肉精”的案件,中央各有关部门开展了“瘦肉精”的专项整治,去年开展了六项专项整治,打源头,同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同时也包括处理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
韩长赋:
第二点更带有根本性,就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生产,无论是蔬菜的生产、畜禽水产的养殖等等,都标准化生产,我们也在抓标准化大县,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园区的建设。只有使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可控的,使流通过程是可追溯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源头上的安全水平。我们也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高也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我们国家每年的生产总量和每天的消费都很大,根据统计数据测算,大约每天要消耗22万吨肉、7万吨禽蛋、15万吨水产品、100万吨蔬菜。所以,我们的消费量非常大,要加强监测。
韩长赋:
另外,我们农业的生产方式是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比如养猪,一年出栏6.6亿头猪,有6000多万农户养猪,规模都很小。另外我们的消费方式,我们都喜欢吃鲜活产品,所以活猪、活禽、活鱼,几百公里、上千公里地运输,怎么样防疫,加强流通过程的监管,确实还任重道远,不能松懈。我们农业部将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开展执法检验监测,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风险评估,强化执法,打击不法,形成一套管理方式,同时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坚持不懈地、不遗余力地、认真负责地加强工作,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王效云:
由于时间关系,上午的记者会就到此结束,谢谢韩部长,也谢谢陈总,同时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