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式自动扶梯伤人引热议 警示牌警示作用有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2 08:34 来源: 法制日报自动扶梯新国标能否杜绝“夹死人”悲剧
调查动机
近期,自动扶梯接连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血的教训推动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出台。这项将于7月31日起实施的规定,能否杜绝事故的发生?如何将新国标落到实处?《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特别调查
本报记者刘建
近日,围绕着“自动扶梯怎么会夹死人”、“如何认定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事实上,人们时常可以看到商场内的自动扶梯旁有小孩在独自玩耍,而“当心碰头”之类的警示牌处在各种海报、招牌的包围中却往往被忽视。
电梯专家表示,为了更好地规范自动扶梯乘坐的安全性,最新的国家法规将于今年7月起执行,它更注重搭乘的安全性,对“剪刀口”式自动扶梯将有强制性规定。虽然国家并没有明确违反规定会有什么惩罚措施,但一旦发生事故,违反禁令者将负全责。
警示牌警示作用有限
近年来,国内的自动扶梯事故频发。有成年人被扶梯与墙体“剪刀口”挂掉左耳,未成年人在夹角处探头被夹伤颈部,有女大学生头部被卡、头发被缠、头皮被撕裂……而最近在北京一商场发生的一名9岁男童,被自动扶梯扶手和楼板夹角夹住致死的惨剧是一个极端的事例。自动扶梯令许多家长“心有戚戚”,其安全问题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一些商场与超市发现,如今各大百货商场和超市为方便顾客,都会设置一两台“剪刀式”的自动扶梯,而针对可能出现的“夹人”、“碰头”事件,一般商家都会在两部电梯交汇处的“三角区”悬挂一块写着“当心碰头”的警示牌。由于商场的环境特殊,许多灯光、海报、招牌引人注目,因此大部分用透明材质制成的警示牌很容易被忽视。在南京西路的一家商厦内,虽然使用的并非透明警示牌,但由于上面字体颜色较淡,弱化了警示效果。如果仅靠这样一块牌子,作用实在有限。
在位于东宝兴路的世纪联华超市,“剪刀式”自动扶梯的三角区赫然挂着一块提示牌,但顾客大多“视而不见”。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他们大都回答,“我不太注意”,“好像有,没看仔细”……
相比“剪刀式”的自动扶梯,上下平行的自动扶梯的安全系数是否就更高呢?在走访中记者也注意到,虽然上下平行的自动扶梯不存在两部电梯间的“三角区”,但电梯与楼层间同样有着敏感的“三角区”,就如同太平洋百货、港汇广场这样采用平行电梯的商家,同样会在建筑物与电梯的交汇处挂上一块“当心”的标识。
“剪刀口”存事故隐患
电梯事故为何频发?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国家在电梯方面属于“普及晚、发展快”,虽然现在数量极大,但大家对电梯知识的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很多家长本身也不懂如何安全乘梯,更不用谈对孩子的教育。
“‘剪刀式’自动扶梯之间会有小于35度的斜面夹角,而扶梯与建筑物之间也存在夹角,这些危险的‘三角区’都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特种设备专家向记者透露,其实,不仅“三角区”是个隐患区域,在扶手下侧的“围裙板”与运动的梯级之间的缝隙也常常会发生事故。“夏天,一些女士会穿长裙,有时候位置站得不好,裙子会卡进这些缝隙之中,而后会发生很尴尬的局面,甚至发生跌倒事故,同时黄线外的这些缝隙很容易夹住儿童的手指。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1997版自动扶梯国标对“剪刀式”夹角的安全防患是有规定的:当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距离小于0.5米时,夹角处应设置垂直防碰挡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米。但在具体执行时比较宽松,很多地方只要悬绳和挡板的高度加在一起不少于0.3米都算达标。
记者从上海市质监局了解到,最新版《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将于今年7月1日启用。新国标对于自动扶梯的“三角区”将有一系列强制性“动作”。目前的所有悬挂式警示吊牌都将强制安装固定式的吊牌,而所有规定间距之内的自动扶梯之间,以及自动扶梯与建筑物之间产生的危险“三角区”都将被强制安装有弧形挡板。对于自动扶梯与“围裙板”之间的缝隙,新国标也做出了规定,“在这些缝隙中,安装单位必须装有用于防止事故的毛刷”。
上海市质监局称,会提前按照最新国标的要求,对上海火车站、上海南站、虹桥站开展自动扶梯防碰挡板的设置进行改进完善试点工作。2月份完成对全市所有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夹角处”防碰挡板和警示牌标识的设置情况专项检查。
消除隐患需多方合力
据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曾审理过一个未成年人被自动扶梯夹角夹伤的案件。2010年8月6日,一名11岁男孩在浦东八佰伴商场里乘坐自动扶梯时,被扶梯与楼板的夹角夹伤了右下颌。在该案中,法院认为,根据规定,如果建筑物的障碍物会引起人员伤害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八佰伴商场张贴安全标识、悬挂提示牌表明其已尽到一定的提示义务,但没有进一步采取措施保证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小心碰头”的提示牌,除具有提醒警示作用外,没有任何防止碰撞的功能。法院同时认为,事发时男孩对乘坐扶梯的注意事项应当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他的母亲作为法定监护人,未尽到充分的监护职责。法院最终认定,男孩方自行承担60%的责任,商场承担40%的责任。
对于电梯引发的意外事故,如何认定法律责任,记者也咨询了有关专业人士。
“电梯事故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一是电梯本身的质量问题,二是电梯周边的建筑等环境隐患,三是乘坐市民自身的安全意识。”上海市质量监督局特种设备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由“剪刀式”设计的自动扶梯引发的意外,与电梯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关系,而是建筑物的设计不尽合理。从源头上说,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措施,在设计上提前考虑可能存在的隐患。“一旦建筑物整体建成了,电梯的安装位置就被限制死了,很难再改变。”
上海律师富敏荣认为,事故的责任认定上,要综合考虑各种具体的情况。“如果电梯本身质量没有问题,但有存在隐患的‘剪刀口’,一个孩童都能碰到头,说明间隙是非常小的,这个隐患也是十分明显的,对此,即使商场有明确的警示告知,也不可能全部免责。但这并不意味着使用单位就要承担全部的责任,另一方面,受害人的家长,作为监护人,让孩子独自乘坐电梯,在监护上显然也是有过失的。”
上海大学社会学专家胡申生教授也认为,虽然电梯、公共交通、游乐园等地方都会有安全警示标识,但有时候字写得再大再醒目,如果家长没有安全意识,也有可能导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