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工信部重点整顿垃圾短信 专家称管好端口是关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17:05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工信部将建立垃圾短信过滤系统,重拳整顿垃圾短信群发乱象。经济之声聚焦:垃圾短信长期干扰百姓生活,又为何屡禁不止?工信部重拳出击,能否真正杜绝垃圾短信?

  中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近两年,垃圾短信的屡禁不止,让老百姓对它恨之入骨,前不久的"3·15"晚会也重点曝光了电信企业的垃圾短信群发事件。昨天,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行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端口类短信群发业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并且在5月底前建立垃圾短信拨测机制。

  垃圾短信带给人们的困扰不胜枚举。最新统计显示, 一个中国人平均每星期收到的44条短信,其中垃圾短信就占了12条。而在垃圾短信排行榜上,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欺诈类、房地产广告和违法票证。工信部昨天下发的通知强调,这一次清理整顿的范围主要是利用基础电信企业自有端口和行业类应用端口、信息服务经营者自有端口和个人通信号码开展经营性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个人通信号码包括小灵通号码、手机号码和固定号码等。工信部要求运营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垃圾短信发端、收端过滤系统。对利用自有端口、行业端口开展短信群发业务的进行白名单管理,对群发短信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

  多少年来,垃圾短信一直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有关部门和机构也多次治理,但始终不见成效。这次治理过后,是否能还手机用户一片宁静?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曾剑秋来作评论。

  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出号令,展开3个月的垃圾短信群发业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一场猛烈的垃圾短信打击风暴就要来了。

  曾剑秋:我首先认为是该治的时候了,垃圾短信现在越来越猖獗,工信部这次下大的力度来治理,尤其是从端口管理这样一个角度,我认为抓到了源头,应该说通过端口的管理,通过采用一些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我相信会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其实在此之前,从2010年的9月1号开始,为了有效遏制通过手机进行的违规违法活动,工信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手机卡实名制,然而收效甚微。

  曾剑秋:应该说手机实名制也还是在不断推进当中,因为我们国家的手机用户群非常庞大,而且非实名制的手机用户量也不小,所以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这次对手机垃圾短信的治理可能还是不能和实名制相比,因为对垃圾短信,消费者用户反映非常的强烈。工信部这一次看到了新的垃圾短信产生的源头,所以我认为这一次可能会取得实际的效果。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您觉得这次是抓到了关口这个重要的根源。但是过去难道就没有意识到吗?这种屡禁不止您觉得在这样中治理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的哪些困难可能是接下来需要克服的?

  曾剑秋:过去我们对垃圾短信一直都在治理,所以我们有时候把垃圾短信的治理就称为牛皮癣的治理。治理好了过一段时间又泛滥,不断有新的情况出现,过去我们在垃圾短信的治理方面,采取对群发短信限制条数,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次根据垃圾短信新的特点,采取从端口这个部分进行治理。垃圾短信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对这个牛皮癣要对症下药,要抓住它的主要的特征,实实在在的通过政策的管制、技术上的手段,大家都来喊打,这样综合治理才能治理好。

  短信群发业务必须要得到电信运营商的许可才能真正实现发送,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涉及到利益的博弈。

  曾剑秋:垃圾短信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问题,我们的手机用户群非常的庞大,即使只有部分人上当依然能给诈骗者带来利益,所以这些问题的治理需要用法律手段去打击。另外,垃圾短信的确有一个利益链在里面,包括发送垃圾短信的人,还有可能运营的企业等的利益链在里面。在这样一个利益链里,不管以什么形式呈现,垃圾短信对人们造成了伤害,对企业造成了损失等等,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监管部门就要求电信运营企业管好端口,我相信所以通过一些管理措施,垃圾短信还是能够被有效治理的。

  对于普通的手机用户,第一个首先有处理这种垃圾短信的意识,可以设置黑名单。第二个方面还是要举报,实际上对于运营企业,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他们都有相应的服务部门,通过举报其实还是有效果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