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媒体称郭台铭入主夏普是联日抗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8:03 来源: 都市快报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三星威胁下的“联日抗韩”?

  郭台铭总能让人感受一种产业魄力。鸿海巨资获得夏普10%的股权,堪称全球制造业标志性事件。

  夏普确实有足够理由融资。自2008年出现史上首次亏损以来,夏普一直未能摆脱亏损的阴影。

  但夏普接受鸿海投资却不同寻常。因为,日本制造业曾在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创下神话,即便欧美巨头也曾频频前去取经,至今丰田模式依然被视为教科书案例。

  过去近20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制造业虽然迅猛崛起,但许多日本同行,依然戴着有色眼镜给台企贴上低端、低品质的标签,更毋提中国大陆的制造企业。

  不过,鸿海堪称全球电子制造业的骄傲。这个庞大的巨人,早已超越简单粗加工,变身一家高度垂直整合的代工巨头。全球专利数据库企业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前不久发布统计数据称,2011年,鸿海取得1514项美国专利权,是惟一挤进前50名的台企。

  不过,郭台铭当然不是在“学雷锋”,这一合作同样传递了鸿海的危机感。

  因为,在郭台铭心中,鸿海中长期最大的敌人是同样高度垂直整合的三星电子,而非相对崇尚水平分工的日本电子企业群。

  三星的优势恰恰是鸿海目前的短板。三星不但是全球IT业第一大企业,更是许多细分领域冠军,如面板、存储芯片、手机、电视机全部位居全球第一。此外,其平板电脑出货量也仅次于苹果。

  三星成功的秘密在于从核心零部件延伸到终端品牌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在浓厚的国家财阀外衣下,只要它进入的领域,几乎全部无往不利。

  鸿海当然也是高度垂直一体化模式。但相对三星,鸿海在面板、半导体等业务上,仍有巨大落差:旗下面板企业奇美电,因巨额亏损,甚至已处于与夏普同样危险的境地。

  除了核心零部件业务,鸿海还缺乏三星电子强大的终端品牌力量。这个庞大的代工巨头,每逢外部环境变化、合作伙伴收缩订单,产能就将面临巨大危机,这是全球代工巨头的宿命,规模愈大,悲情愈深。几年前,当摩托罗拉倾颓后,富士康一度出现危机。如果苹果未能崛起,富士康不可能有今日局面。

  为什么选择日企?这更像出于无奈。鸿海当然有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支撑,也有许多中国大陆的品牌客户资源,但三星模式的威胁日益增大。而日企多年来的技术、制造、品牌资源依然有较强的影响力。

  据第一财经日报

  夏普公司日前在日本宣布,将向台湾鸿海集团出售10%股份,以获取该集团670亿日元(约52亿元人民币)的增资。这意味着,鸿海集团将超过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成为夏普公司的最大股东,而且是最大的外籍股东。

  夏普公司常务董事奥田隆司奥田说,之所以引入鸿海,是因为夏普公司在2011年度出现了巨额的亏损,赤字额创下了夏普公司成立100年来的最高纪录,达到了2900亿日元(约223亿元人民币)。

  夏普缺钱:

  2900亿日元的年度赤字

  今年1月,夏普公司宣布,这么多年来电视机事业几乎没有赚过一分钱,年年都是赤字,而且拖累了整个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夏普的决算预测报告显示,到今年3月为止的2011财政年度中,公司将出现2900亿日元的巨额赤字。

  2900亿日元的赤字对于夏普这样一家世界顶级的家电制造商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是,夏普在经营中,另有内情。那就是,在液晶电视机热销海内外时,夏普公司又出大手笔,在大阪府的堺市买下了120公顷的土地,建设世界最大的液晶屏生产基地。

  这个基地动工是在2006年,建成是在2009年,中间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本来是让夏普公司最感自豪的这一项目最终变成了想扔都扔不掉的大包袱。近年世界半导体市场的不景气,更是让夏普公司雪上加霜。在收益日益减少的同时,新建工厂欠下的银行贷款,却一分都没法少。

  要挣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卖堺市工厂生产的优质液晶屏。但是,夏普公司遇到了“情敌”——韩国的三星和LG。

  3月16日,苹果公司的新版iPad宣告在全世界1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由于时差的关系,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个最早销售新版iPad的国家。但是,就在2天前,夏普公司被一个市场谣言所击中,股价大跌了5%。这一谣言称,苹果公司已经决定,选定三星公司作为iPad液晶屏的唯一供应商。

  夏普是苹果公司的液晶屏供应商之一,但每年的供应份额,只占苹果公司的25%左右。如果这25%都要失去的话,那么新建的堺市工厂就意味着缺米下锅。事实上,从去年11月起,由于订单大减,堺市工厂的生产能力减少了30%。

  夏普公司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切肤之痛。奥田的心里很清楚,如果夏普的液晶屏卖不过三星的话,等待它的就只有倒闭。

  郭台铭牵手夏普

  52亿元换夏普10%股权

  找谁来卖夏普的液晶屏?奥田想到了一个人:台湾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作为代工企业,鸿海的出名是因为替苹果公司制造风靡世界的iPhone和iPad。而制造iPhone和iPad的鸿海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是常常被人误解为日资企业的“富士康”。

  奥田新总裁的算盘是,只要搞定郭台铭,让富士康采用夏普的液晶屏,夏普就有救了。

  郭台铭心中有苦,他也算了一笔账,富士康替苹果公司制造iPhone和iPad,苹果公司因为富士康的廉价劳动力而发了大财,但是,“我的利润其实只有2%”。对于一家企业来说,“2%”等于是没利润。郭台铭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白皮打工仔”。

  郭台铭虽然几次将工厂从薪水日涨的沿海地区迁往内陆,但依然抵挡不了材料价格的上升和人员经费的提高。他已经怕和苹果公司讨价还价,唯一的思路,就是在全世界搜罗廉价高质的零部件。他也想到了夏普。“假如夏普公司的液晶屏能够以低于三星和LG的价格拿到手,那么2%的利润可能升到4%”,这位精明的企业家在2月中旬飞去了东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