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抢机遇促转型是温州人的共同使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0 00:56 来源: 温州网-温州商报

  “品牌温州全国行”走进义乌,举办主题论坛

  抢机遇促转型是温州人的共同使命

  ☉特派记者  杨昊泼 叶朝辉

  商报讯  前天下午,“品牌温州全国行”北线首站论坛在义乌温州商会举行。此次论坛由温州市经合办、金华温州总商会、义乌市温州商会、温州商报联合主办,来自金华温州总商会各县(市、区)分会的近100名温商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温州、义乌温商发展中的转型与信心问题。

  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使义乌温商的外贸业务产生了一定的下滑,转型与发展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据了解,举办此次义乌“转型与信心”论坛,目的在于重塑温州的良好形象,再创温州品牌发展信心。

  “在外温商也急切希望参与回乡投资,但温州的投资环境还急需作些改善。”金华温州总商会会长姜永忠表示,温商回乡创业发展,本身也是充分显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他希望广大温商抢抓当前温州发展新的机遇,积极回乡创业,投身回归发展的热潮中来,把更多更新的理念、资本、技术和人才带回温州,全面推进内外温州互动融合发展,共建共享幸福温州。

  论坛中,金华温州总商会、义乌温州商会还向会员单位发出倡议,商会全体会员要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表率;做振兴温州、反哺家乡的表率;做勇担责任、促进和谐的表率。

  本报总编辑金可生作为主讲嘉宾,回顾了温州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并对温州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实与虚的关系、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专业化与集团化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他说,温州是个市场经济先发性城市,其在某些方面的探索一度未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甚至被误解。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经济界、理论界人士和政府高层对温州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温州有能力承担这种使命,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要看到温州光明的未来,同时要转变思想,特别要发挥已取得的品牌优势、营销优势,做好转型发展。

  市人民政府经合办副主任周顺来表示,230多万在外温州人构建了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温州之所以有今天的知名度,主要是温州拥有响亮的区域产业品牌和温州人品牌。此次,通过“品牌温州全国行”活动举办论坛等各种联系活动,更好地发挥了异地温州商会、在外温州人营销网络的作用,促进更多的在外温州人经济转化为温州经济。

  随后,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郑文哲教授对转型阵痛与温商信心,作了主题演讲。

  企业转型从何入手?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郑文哲

  如今,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企业家从原来的靠胆量、靠敢为天下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企业的发展我觉得应该从最简单两个方面进行转型与转变。

  首先,从只靠机会取胜转向依靠竞争力、靠实力取胜。作为如今的企业家,我们不要总是想着什么行业最挣钱,下一个暴利行业是什么。因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已经意味着暴利时代的终结。所以,我们温州企业家要牢记,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能再做机会主义者,而应该更多地转向依靠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取胜。

  第二,要从胆量经济向脑力经济转变。如今,我们的第二代企业家已经接过了父辈企业家的交接棒,这一代企业家要在竞争市场中取胜,依靠的不再是胆量,而是要更多地依靠智慧,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能否生存下来的自然法则。

  危机时代我们炒什么?

  危机时代也是一个企业焕发生机的时刻,危机的时候,往往是企业适者生存的时候。在危机时代,温商还可以炒什么?我觉得可以炒企业。

  所谓炒企业,指的就是危机时代来临时,会有一部分不能转型的企业出现破产、关门。如果企业家有独到的眼光,足够的资金,那就可以对这些企业进行兼并和收购。这是企业迅速扩张、迅速转型、快速发展的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越是危机的时候,就越是企业生机焕发的时刻。

  老乡帮老乡也是一种商机

  庞大的温商军团催生“服务温商经济”

  ☉特派记者  杨昊泼 叶朝辉

  商报讯   在义乌,庞大的温商军团催生了服务温州人的服务经济。

  义乌温州商会大楼的一、二、三层就是几位商会骨干投资开的新豪都大酒店,菜系主要以温商喜欢的海鲜为主,商会和温商的大部分接待活动都安排在这里。所以在这里你到处都听得到温州话,这里也成了义乌温商休息、聚餐、交流乡情的好场所。

  据统计,义乌有1500家宾馆酒店,其中温州人就开了三四百家。一方面义乌每天有20多万的流动客商,还有2万多长住的老外,因此这里的宾馆常常爆满,生意很好。另一方面,酒店老板也看中温州人资源,会把大量的温州人带到这里住宿、吃饭。

  除了餐饮、宾馆服务外,金融服务也是温商特色。由义乌苍南商会会长何必锋等人创办的浙江豪邦担保有限公司和瑞安人余昌忠、永嘉人叶云贵等人创办的义乌市创联担保有限公司,是获得浙江省金融办批准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据何必锋介绍,去年他们受理的担保金额高达10多亿元,其中半数是为温商服务的。有的温商尽管没有固定资产,但在交往中感觉比较守信的,他们也给予资金支持。

  何必锋说,这里的经营户信用度都不错,他们基本上有自己的产业,所用贷款基本上是为资金周转或者扩大经营规模,风险相对较低。而他们的担保公司也建立起跟银行一样的征信系统。

  记者还发现,在义乌,温商还开办了一些提供文化、娱乐、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的机构,为温商和其他客商提供服务。

  >>>采访手记

  义乌市场的“魔力”

  不沿边、不靠海,远离大都市,在没有区位、交通优势的环境下,地处浙江中部的义乌,却奇迹般地培育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如今470万平方米的中国小商品市场,汇聚了全国21万家中小企业的170万种商品,市场日均客流量达21万人。有人比喻,义乌是天天在开展销会。

  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有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贾云集交汇。走在义乌的街头,可以感受到义乌是“寸土寸市场”,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14条专业街相支撑的商业布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温州人踏上这片土地,把自产的商品通过这个窗口拓展市场。销量增长,但交通却不便利,他们就在义乌置地建厂,做成真正意义上的“前店后厂”模式。

  市场让义乌凸显优势的同时,也让温州人迅速积累财富。义乌在没有任何优势的基础上,却创造出全球第一大小商品市场。在采访中,温商感叹这是义乌市政府前瞻性地推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而且这个城市极具开明和包容性,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做大市场,把义乌打造成一块磁铁一样,吸引全国各地的市场经营能手推动义乌市场的繁荣。

  一位跑过很多城市的乐清商人说,来了义乌后,再也不想跑其他地方了。在商城里做生意就像在机关单位上下班一样,有时看着商铺里没什么客人,但一个单子接下来可以让厂里生产半年,每年的业务量都能稳中有升。另外这里的商业气氛非常浓厚,近几年来温商的商业意识也影响着义乌人,现在市场周边的许多老太婆不再打麻将,转而学做电子商务,点点鼠标就赚钱啦。

  如今国内不少地方也在打造类似的小商品市场,金华市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认为,义乌市场的兴起,抢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因此义乌市场模式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复制,但是义乌市政府的“亲商、爱商、养商”理念是可以复制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