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报告称地方融资平台还债高峰将至 银行不良率或上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5 14:42 来源: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5日消息,德勤中国在《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中预测,2011至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将迎来到期高峰期,银行不良贷款率将有所上升,但这不会演化成大规模的坏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可控。

  报告称,由于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暴涨在2008年下半年之后,因此以2到5年的平台平均还款期计算,融资平台的真正还债高峰在2011年到2013年。根据国家审计署报告,约5.6万亿、近53%的地方债务将在这段时期到期。

  德勤表示,预计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基本可控,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有所上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虽然存在潜在风险,但并不会演化成大规模的坏账。不良贷款中可疑类贷款和次级类贷款占绝大多数。

  据银监会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2011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额为4279亿元,较三季度末上升了201亿元。不良贷款率也从三季末的0.9%上升至1%。评级机构穆迪对地方政府债务中的银行贷款进行了评估,预测总贷款的8%-12%最终可能成为经济性不良贷款。

  造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违约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首先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不匹配。2010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9%,却承担了82.2%的全国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斥资超三万亿元,为地方财政收入的82%,而政府在2009年提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让地方赤字压力增加。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又存在一定困难,信用违约风险需要密切关注。

  其次,央行报告披露,在1万多融资平台中,70%的平台散落在各级政府中财力最为紧张的县级政府中。

  此外当前相当数量的平台贷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调控的强化市融资平台的债务还付能力降低。

  德勤中国全球金融行业领导合伙人刘明华表示,化解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取决于推进国家和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健全地方财税体系。

  她还补充到,“要抓紧清理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建立起公开、清晰、完整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并由此建立有市场约束的直接融资机制。”(瑞琬 发自上海)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