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部分医院收2000元做幼儿智商测试 专家称与算命无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10:13 来源: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本刊记者自称经营一家私立幼儿园,有意购买一台类似的机器,询问该机器是否需要由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操作,胡经理答道:“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安装机器时会进行简单培训,此后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和解读测试结果”

  《望东方周刊》记者骆晓昀|上海报道

  成绩欠佳的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个未被证实的逻辑如今越来越被家长们采纳。

  曾有媒体报道称北医三院儿科儿童智商测查门诊需要提前预约,而且只能预约17天以后的号,为此《望东方周刊》记者走访了上海新华医院。这家医院分诊台护士告诉《望东方周刊》,“新华医院儿保科可以测试儿童智商,天天都有门诊可以随到随看,挂号费用等属于医保范围,但部分检测可能需要自费。”

  智商测试的成本

  长期在沈阳从事基层儿保工作的沈娟告诉《望东方周刊》,“沈阳地区的家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家长,对幼儿智商测试没有那么热衷。”

  “我们曾经尝试推广过DNA智商检测,不过反应寥寥,只有个别高端幼儿园的一些家长响应。幼儿智商测试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接受度较高,其中以广州地区为最,东北等内陆城市,目前还没有形成风气。”

  幼儿智商测试不同于成年人的测试,由于幼儿本身的年龄特质,因此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业人士进行诱导和对结果分析,自然费用也就比较高。

  本刊记者致电上海鸿慈儿童医院,一名陈姓医生告诉《望东方周刊》,“儿童智商测试采取的是电脑评估的方式,单一测试费用为80元,如果幼儿本身有多动症或自闭症等倾向,最好做全套测试,价格在600元左右。”

  然而这个价格绝非幼儿智商测试中的“翘楚”。

  女儿已经就读小学一年级的陆洪波告诉《望东方周刊》,“前一段时间,听别的同学的家长说有个皮纹测试,可以判定小孩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价格不菲,要几千元,不知道是否可信就没有尝试。”

  《望东方周刊》记者从网上查到了南京第极皮纹测试中心的联系方式,接电话者自称徐老师为该中心专家,她告诉本刊记者,“皮纹测试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扫描儿童的指纹和掌纹,如果孩子比较配合,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测试费用为2000元,采样后三四天就能得到检测报告,“皮纹测试能够分析出孩子天赋中的长处和弱点,在孩子未来的教育培养过程中达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的效果。”

  广州中山大学的医学博士李荣告诉《望东方周刊》,“我觉得皮纹测试在医学上无法解释,只是个概率上的判断。也就是说拥有某种掌握和指纹的人多有什么样的特性,这一点而言与算命无异。包括DNA类型的智商测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概率分析的结果。”

  幼儿智商测试的成本究竟是多少?这是个暴利的行业吗?

  山东济宁正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胡先生告诉《望东方周刊》,“正丰鸿旭ZF-A型儿童智力测试仪适用于各级正规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每台的价格为13.8万元,这个价格包含运输、安装和培训。”

  本刊记者自称经营一家私立幼儿园,有意购买一台类似的机器,询问该机器是否需要由有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操作,胡经理答道:“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安装机器时会进行简单培训,此后任何人都可以操作和解读测试结果。”

  偏见的智商历史

  最早的智商测验出发点带着偏见。19世纪和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人类学家、优化人种论者弗兰西斯。高尔顿最早开创了用研究孪生子来把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分开的办法,他一点不隐瞒自己这样做的原因:

  “我的目的是要记录不同的人之间遗传而得到不同的能力,家族和种族之间的不同,以了解人类历史,允许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用更优良的人种去代替那些不够优秀的人种。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快地推进进化的过程,避免因为把进化完全交到自然进程的手中而引起的焦虑。”

  显而易见,高尔顿是想把人当成牛那样有选择性的繁殖。

  马特·里德利的《基因组:人种自传》一书记载:智商测试在美国才变得真正丑陋起来。20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戈达德把法国人阿尔弗雷德。比内发明的智商测试题搬到美国来,让美国人和未来的美国人接受测试。

  里德利总结,很多从国外来到美国的移民不仅仅是“白痴”,而且训练有素的专家一眼就能把这些“白痴”辨别出来。在他看来,阿尔弗雷德。比内的智商测验主观得可笑,而且题目对中产阶级和受过西方文化熏陶的人有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美国比较心理学家罗伯特。亚尔克斯说服了美国陆军让他给招募来的上百万新兵进行智商测验。尽管陆军根本没有太在乎这些测验的结果,但最终影响了美国国会,后者于1924年通过了一个限制移民法案。

  这个法案严格限制了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人数,理由是——这些地区的人比北欧移民要笨。这个法案的目的跟科学没有一点关系。它更多地反映了种族的歧视与工会的地方保护主义。但是,它在智力测验这个伪科学中找到了借口。

  马特·里德利认为,在智力遗传性研究这个科学的一角里,“专家”们总是比外行犯更大的错误。普通人一直就知道教育非常重要,同时也一直相信人的内在能力是有差异的,反而是“专家”们荒唐地在走极端。

  被智商所左右的命运

  直到今天,智商测试仍然能够在某些场合决定人的生死。美国弗吉尼亚州有一位叫做阿特金斯的男子,1999年,他因谋杀罪被判死刑。

  他最初的智商测试只有59分,但陪审团认为此人并不傻,完全有能力自行作出杀人的决定。案子随后上诉到最高法院,结果最高院认定,脑子发育不完全者不应被判处死刑,发回重审,以裁定此人是否真的智力不完全。

  按照弗吉尼亚的规定,智商在70以下属于脑子发育未完全者。谁知在2005年的新测试中,阿特金斯的智商得分忽然提高了,一开始是64,两天后干脆就变成了76,大大超过了标准线,使得辩方慌了手脚。

  他的辩护律师赶紧解释说,阿特金斯在长期的法庭审判中,受到了比原来更好的教育,而且后来两次测试间隔太近,以致他“熟能生巧”,大大提高了测试成绩。但陪审团并没有接受这一辩护,仍旧决定处死阿特金斯,辩方则再次上诉。

  最后,法官判定控方有不当行为,因此将判决减为终身监禁,最高法院则以五比二维持了这一判决。按照康奈尔大学事后的一份报告,全美还有230多宗类似的案子,犯人因智商低下而请求死刑赦免。

  今天应该没有人会因为智商低而被杀害或者被迫绝育,但在教育体系中,智商测试却仍然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英国曾经长期依据“11+智力测试”来把孩子分配到不同等级的学校,这就意味着11岁时的一纸测试就往往决定了一个小孩长大后会做教授还是花匠。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还有每个赴美留学生必须通过的托福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一战时军队的智商测试A卷。这些测试都极大程度上保留了“智商测验”的色彩。

  设计这些试卷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也仍然像当年的心理学家那样,宣称这些测试考验的是人们的“真才实学”,否认事前的热身训练能提高分数。

  幸而许多美国大学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慢慢放弃以SAT成绩作为入学依据。据美国作家默多克2009年出版的《智商测试》一书中的数据:2005年,美国已有700多所院校招生时不再看重SAT分数,虽然这些学校大多只处于中下游水平,不过大趋势不可逆转。

  此后不久的一条新闻说,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在内的一些名校也将取消SAT分数。

  中国人智商最高?

  2005年美国心理协会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通过对全球人种的智商测试对比发现,各人种的IQ值存在差异,最大相差50%,东亚人比美国欧洲的白人和美国黑人都要高。

  这次的调查报告共有60页,其中部分科学证据是在核磁共振检查的基础上得来的,报告声称不同人种间的IQ值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造成的。

  这篇文章名为《对不同人种的认知能力差异进行的三十年研究》,是由美国西安大略大学的菲利普。拉什顿等负责编写的,它指出:“人种间的IQ差异从三岁起就已出现,此时家庭教育等其他因素还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文章列出了10项相关证据。

  奥地利社会学家Richard Lynn的调查(IQ and Wealth of Nations)显示: 在同等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的前提下,一个国家的富裕和发达和国民的智商有直接关系。

  该项调查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智商最高的地区是中国香港IQ为107;韩国和中国大陆以106和105分列二、三位,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紧随其后,英国以平均IQ100名列第16位,美国列第24位平均IQ为98。

  数据显示,东亚人的平均IQ测试值高于美国和亚洲的其他地方的白种人,即使参加专为欧美文化设计的IQ测试也是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东亚地区的IQ测试值在106左右,白种人约为100,美国的黑种人为85,撒哈拉地区的非洲黑人为70。

  通过核磁共振研究证实,大脑容量与IQ值之间的系数比约为0.40,容量大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神经细胞和神经连线,处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各人种天生大脑容量不同,到了成年,东亚人要比白种人的大脑容量平均多出1立方英寸,而白种人又比黑种人多5立方英寸。

  不过,种族之间天赋智慧的差异始终是微弱的,不足以磨灭后天教育和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智商上的唯“种族论”是简单粗暴地强调人种优越性的丑态。

  有许多证据可以表明这一点,数据显示,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智商得分都在随时间增长。

  研究表明,西班牙儿童的智商平均数在30年内增加了9.7分,荷兰人的智商更是在1950到1982年间飞涨了整整25分。显然,荷兰人绝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进化得“更聪明”,其中一定有后天的因素,比如教育普及或者卫生条件改善。

  反对种族差别论的人指出,所有有关种族智商差异的研究都由所谓“先锋基金”赞助,而这个基金则由一位狂热的种族主义分子于1937在纳粹德国创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