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去年四大行利润突破6300亿 房贷不良率初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11:24 来源: 《财经》杂志

  银行高利润背后阴影

  2011年银行业的业绩依然亮眼,但资产质量下行拐点隐现

  【作者:《财经》记者 董欲晓 刁晓琼 实习记者 由曦 】

  截至4月3日,已有12家中国A股上市银行发布2011年业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利润总额突破6300亿元,平均利润增长率达26%。

  去年中国银行业再迎利润高峰,不过细看各行年报,有数家银行贷款质量出现下行苗头,资产质量拐点有所显现。

  不良率回升

  根据银监会数据,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年初的1.1%稳步下降至三季度末的0.9%,余额从4333亿元缩减至4078亿元。但四季度,行业不良率和不良余额均小幅反弹,分别至1%和4279亿元,其中农商行较之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更为明显。

  另外,反映资产质量变化趋势的指标——逾期和关注类贷款总额也有上升趋势。包括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在内的大型银行上述两类数据均在去年末出现反弹。其中2011年末,中国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192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5亿元,工商银行逾期贷款1078.05亿元,比年初上升了55.07亿元。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600000.SH)去年四季度关注类贷款环比大幅上升42%,此外,该行逾期贷款也在2011年下半年环比增长6.6亿元;同期,兴业银行关注类贷款环比增加5.4亿元,上升10%,逾期贷款同比上升11%;民生银行(600016.SH)2011年逾期贷款同比增近30%,关注类贷款下半年环比激增高达38亿元,增幅40%。

  银监会加强排查贷款分类的真实性,被认为是银行业不良以及关注类贷款出现小幅增加的一个原因。

  但银行业人士认为,真实资产质量的还原远未到位。“不良贷款的认定往往牵涉到相关责任人的问责和处分,绩效奖金等都要受到影响。各家分行对数额较大的不良贷款的认定是能免则免。”一位大行浙江分行人士说。

  目前监管部门对关注、可疑等贷款的认定缺乏定量标准,尽管对目前银行贷款不良“双降”多有怀疑,但往往难以有定性数据验证银行上报结果。

  对于不良率反弹,标普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廖强认为,去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资金市场流动性紧张,是造成反弹的根本原因,这些因素可能在今年持续。如果经济放缓较快,则全年银行业不良率可能上升2个-3个百分点。

  各家银行年报数据显示,集中于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小企业业务和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新增不良、部分逾期以及关注类贷款两大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成不良重灾区

  根据中信银行年报数据,该银行信贷业务偏重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2011年末该行在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较集中的珠三角及海峡西岸地区贷款不良率达到1.07%,较之全年有明显上升,更显著高于全行0.59%的平均值。

  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表示,不良和关注类贷款主要产生于加工制造、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但他认为这种增长没有趋势性含义,年报将不良上升主要归结于单笔数额较大信贷不能偿付。

  业务集中于华东、华南地区的深发展银行201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增加9.28亿元至32.95亿元,关注类和逾期贷款分别增长141%和239%。深发展(000001.SZ)年报披露,不良主要来自公司贷款的贴现和零售贷款,且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从地域上看,不良贷款增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浙江和广东等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以温州最为明显。

  面对外界对银行资产质量下降担忧时,银行业人士多有反驳,但内部已经对部分地区实体经济下滑引起的信贷质量下降相当紧张。

  某国有大行风险部负责人称,浙江一带银行资产质量明显下降,很多贷款目前只考虑下调评级,还未反映到不良率上。他介绍说,这种情况各家银行普遍存在。值得警惕的是,考虑到江浙一带企业的借贷习惯,一般资质不错的小企业较少向银行借贷,因此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也小。而运营较差以及急于扩张的企业则较为积极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仍在延续,可能给今年银行资产质量带来压力。一份来自温州银监局的《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月报表》显示,今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74%,已经八个月呈现上升态势。

  “2011年下半年资金紧张,主要是上下游企业手里没钱,我们的回款受到影响,东挪西凑还能维持,”福建石狮地区一家服装企业老板说,“但今年初才是真正的难关,银行对我们的信贷也开始收缩。”据了解,该企业年初未能获得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续贷资金。

  4月1日,汇丰银行发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3%,较上月下降1.3%,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放缓。该指数统计抽样中采用较多中小企业样本,因此被认为较能反映中小制造业企业经营活跃程度。

  民营经济活跃地区贷款不良率快速上升引起了各家银行的警觉。包括深发展在内的部分银行于去年下半年对浙江和广东等重点地区进行特定类贷款逐笔排查,分成高、中、低风险进行分类处理,对高风险增加抵押和还款担保等。

  深发展行长理查德表示,目前在行内各区域中,温州地区一般性公司贷款不良率维持最高水平,但80%的贷款对象有担保有抵押。除了加紧催收,部分银行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2012年1月,由于浙江部分分支行不良贷款率飙升至5%,总行暂停了这些分行的放贷权,并责令压缩不良至3%以内才可重新放贷。据接近该地区银行业人士介绍,采取此种做法的银行已至少超过三家。

  房贷不良初现

  过去一年多家银行强力压缩房地产信贷,该类信贷占比逐步下降,但风险暴露仍在蔓延。

  据建设银行年报数据,其房地产相关公司类贷款不良余额在2011年下半年环比上升16.9亿元。

  民生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从2010年末的12.23%降至2011年末的10.76%。但不良率上升至1.72%,远高于0.63%的全行平均值。

  中信银行2011年末房地产开发贷增加至781亿元,占比进一步上升至 7.38%。该类贷款不良高居各类贷款之首,为1.08%。中信银行行长陈小宪解释说,由于前些年很多地产相关贷款项目待审批,因此2011年-2012年仍然需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但已经在严控增长速度。

  据某国有大行风险部人士透露,2011年部分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不良上升,与当年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申请贷款展期有关。据规定,部分展期贷款需计入不良或者关注类贷款,促使银行相关数据上升。而这仅仅是房地产开发贷数据,如果按照统计局“房地产业”大口径分类,则资金恶化状况会更加凸显。

  压力在今年上半年将更加明显。上述人士介绍,房地产的贷款期限一般为两三年,根据以往房贷周期推算,今年上半年为集中还款期。虽然过去两年多家较为审慎的银行努力控制新增量,但由于存量巨大也备感压力。“不仅是小的房地产企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了资金紧张问题,是全面的紧张。”他说。

  一位股份制银行风险部人士分析说,信贷资源较充沛时,部分银行偏好做小房企的信贷业务,一方面好议价,另外也可获得变相好处费,例如以优惠价格买房等,“但现在看风险很大”。

  标普在3月发布的报告中认为,政府考虑对平台贷款实施监管松动防止银行不良率大幅上升,但是房地产行业却不能幸免,开发贷以及过剩行业的制造商将继续面临严厉的政策限制,融资将持续困难。这些行业贷款的不良率将继续上升,打击银行业的资产质量。

  平台贷悬念

  尽管平台贷款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银行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但2011年银行年报却给出了较为安全的数据。截至上年末,工、农、中、建四大行平台贷余额分别为6800亿元、3997亿元、3949亿元和4298亿元,共计1.9万亿元。在业绩发布会上,四大行均表示绝大部分平台贷属于现金流全覆盖和基本覆盖类,风险可控。

  根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1年9月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超过1万家,平台贷款余额9.1万亿元。其中已退出平台、纳入一般公司类贷款管理的近3万亿元。

  2011年末,部分到期的平台贷款也在银监会的介入下通过各种方式收回或展期。农业银行风险管理总监宋先平介绍,2011年该行共有1340亿元平台贷到期,全部按照约定期限和条件归还,部分还旧借新,“没有留下后遗症”。

  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则披露,未来一年至三年该行到期的平台贷占总量的20%,目前建行4298亿元平台贷款中几乎没有需要展期或借新还旧的。其他大行情况类似。但市场担心并未消除。

  3月中旬,监管层下发《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对此前“三不准”,即“不得新增、不得展期、不得借新还旧”政策进行微调,部分现金流覆盖良好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可能获得贷款展期甚至新增贷款。但这种风险缓释措施被市场认为是给换届政府留下调整时间,短期内减少银行不良率攀升的压力,但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标普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廖强认为,短期的监管容忍可能引发道德风险,一些风控薄弱且受政府影响较大的银行可能继续激进地支持商业不可行但政治上重要的项目,而地方政府则在寻找平台贷解决方案时动力不足,这将最终导致银行的财务成本上升,银行业中长期资产质量数据堪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