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世界银行新行长出炉 老美仍世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14:37 来源: 法制晚报

  美国人第67次当选世界银行行长 当选者金墉被指资历不够 外界炮轰“甄选不公”

  尽管被称“第一次真正竞争性选举”,但结果都在意料之中。5年之后再选世界银行行长,还是美国“掌门”。

  今晨,世界银行发布公告称,美国提名的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曾译金辰勇)将接替现任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成为世行第12任行长。

  而最终行长一位花落美国,媒体一片唏嘘,同时指责竞选“潜规则难改”、“甄选不公”、“缺乏透明”和“不是择优录取”,呼吁世行“改改吧”!

  ●引愤怒

  不靠背景靠“靠山” 竞选被指不公平

  美国是世行的最大股东国,自1945年正式成立以来,行长一职一直由美国总统的提名人选担任,美国“锁住”世行行长一职已经达66年之久,如今开启了第67个年头。世行执行董事会的声明称,金墉的任期为五年,将从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担任世行行长。

  其实,外界早已普遍预料,金墉肯定将当选,原因在于美国仍持有世行15.85%的投票权,是唯一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国家。

  而金墉是一名内科医生,也是一名人类学家,与最近几任世行行长很不同,并非银行家,也不曾出任美国政府中的决策者,被认为缺乏管理世行所需的金融和经济专业知识及经验。形成对比的是,他的两名竞争对手都是令人尊敬的经济学家。

  “你知道,选行长这个事不是真正择优录取”,尼日利亚现任财政部长伊韦拉在世行发布会上说,“甄选结果最终还得靠各国的政治力量,个人功绩根本不获考虑,所以美国必胜。”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专家就批评说,行长甄选缺乏公开、透明。此外,质疑其为什么凭国籍选行长而不是个人实力。

  美国也有媒体说,“最终还是金墉当选,吃惊。我们都知道甄选很自由和公平,但是世行董事还是选了美国的候选人,就像上次一样,上上次以及很久之前都是这样。”

  法国媒体就称,美国主导的世行甄选程序需要“改改了”。

  ●究原因

  发展中国家败在“不团结”

  对于最终发展中国家败下阵来,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在世行25个执行董事的投票中,伊韦拉只得到巴西、阿根廷、瑞士和非洲三个国家的投票,得票率仅为18%。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支持金墉。

  不过,报道也指出,这个堪属首次的挑战,显示出美国对世行的“把控”地位开始松动,就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亮一下“肌肉”,探讨这个有着近70年历史的机构该如何“创新经营”。

  英国媒体则称,美国的成功“世袭”使得发展中国家对世行的甄选制度倍感受挫。今年,发展中国家首次推选出自己的候选人,对美国沿袭世行行长这个不成文的陈规提出了挑战。这是在世行历史上,美国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况。

  ●个人介绍:52岁的金墉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司司长,2009年出任达特茅斯学院校长,成为担任常春藤名校校长的首位亚裔美国人。

  文/记者 王进雨 实习生 高小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