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家药企的无奈与困惑:谁把良心药逼进小弄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9 16:11 来源: 新民晚报

  谁把“良心药”逼进“小弄堂” ——上海一家制药企业的无奈与困惑

  药品标准规定,足光粉原料内含苦参碱为1.2%,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为保证疗效,将苦参碱含量提高到2.3%。保证品质,才能赢得口碑、可持续发展。公司董事长方之光认为,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可这个从业20年的制药人,现在却困惑了:确保原材料货真价实,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规范,是制药企业生存的基本准则,为何现在却频频缺失,反而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潜规则大行其道?

  偷工减料,常用的潜规则

  “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在制药业不是新鲜事。‘毒胶囊’事件只是揭开了潜规则的冰山一角。”方之光介绍,药品品质关键是使用符合标准规定的原材料,药用级与普通级原料成本悬殊大。工业明胶和药用明胶,价差可达2至3倍;药用甘油与普通甘油也类似;药用与普通级尿素价差甚至达到百倍。价差大,成本空间就大。“我们的开塞露坚持以药用甘油作原料,比普通甘油成本高出50%左右,单支利润仅为3至5分钱。”

  业内人士介绍,药品是否使用工业原料,目前并无有效检测手段。在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上,工业明胶虽出现在名单上,但检测方法一栏则显示“无”。

  更常出现的潜规则是偷工减料。比如足光粉中的苦参碱,有些企业用须状、或用树皮打出来的粉末也能达标,疗效却不行。“有时只查含不含某种成分,不查含多少,不做定量分析。原料采购、投料情况等环节往往是监管‘死角’,只能靠企业自检和制药人的良心。”

  放弃中标,零售销量反升

  运佳黄浦生产的60种外用制剂均价0.97元,开塞露、冻疮膏、尿素软膏、解痉镇痛酊、炉甘石洗剂等廉价药深受好评,有7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我们一心一意做廉价药,论起价格,却没优势。”方之光坦言,现在的药品招标机制是“以低价论英雄”,价低者中标,导致药厂走入低价竞争的怪圈。“外地厂家生产的开塞露,在上海的中标价是0.41元,我们实在做不到这么低,就干脆放弃,不能为了中标,不择手段降低成本。”

  由于零售市场尚未与医疗市场招标采购同步,运佳黄浦找到一丝市场缝隙,努力开拓各地零售市场。去年,开塞露在沪零售销量上涨30%至50%。“现在公司销售上有种反常的现象,一种药在哪里没中标,哪里就卖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只要严守质量,还是会有所回报。”

  方之光感叹,中国普通药品价格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一支开塞露在日本卖60元人民币,我国零售价为1.1元;一瓶土槿皮酊日本卖100元,我国卖三四元。“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价格机制,不能保证经典药品的合理成本,而是一味降价,那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会越来越近。”

  为保市场,无力创新研发

  不久前,方之光接待欧洲最大外用药企业的代表后,唏嘘不已。同做外用药,欧洲企业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0%搞研发,建大规模皮肤用药研发中心,年销售额十几亿欧元,“而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已经不易,没能力研制新药,无法消化创新成本。”

  有许多廉价药因售价长期不变,利润微薄,导致厂家停产,甚至出现“中标死”现象。运佳黄浦同样面临类似困境:生产的药品中,盈利、保本、亏损,各占三分之一。但考虑到患者需要,即使只能保本,厂家照样坚持生产。

  记者从业内人士了解到,由于普通药品价格太低,不少企业靠申报新药,卖高价获利。所谓医药创新绝大部分是“换汤不换药”,稍改头换面,就可作为新药报批。一年居然能批出上万个新药,而美国一年的新药才100多个。曾有药企为了申报新药,把给药方式从肌肉注射改成静脉注射,结果酿成安全事故。

  不少业内专家对此忧心忡忡,资金不断投入,其实不是为了研创新药,而是为了更快发财。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以仿制药品为主,靠低价竞争生存,长此以往,我们将丧失创新能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