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内首部钢铁物流行业标准呼之欲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1 14:03 来源: 现代物流报

  5月11日,“钢铁物流全国行”系列活动之走进北京暨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钢铁生产、流通、上下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专家、企业人士对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进行了精心全面的探讨和论证,为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的出台做最后的准备。

  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路宁

  “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在历经一年多研究、调研、起草工作后,目前已经全面进入标准论证阶段。该草案标准原计划在今年9月底完成,但考虑行业现状需求及各项工作进展,有望提前向全国钢铁行业推广。”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喜民近日向本报记者如是说。

  据了解,“钢铁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201010242-03)属于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的“重点物流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子项目之一。在2010年5月得到财政部立项,预计实施周期为2年。

  在5月11日召开的“钢铁物流全国行”系列活动之走进北京暨论证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讨会上,王喜民表示:“我们在梳理国内外钢铁物流相关理论和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的钢铁物流标准项目,构建一个层次分明、覆盖内容全面且科学合理的现代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和重点标准项目规划。”

  资料显示,目前由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多达1万多个。尽管我国钢铁物流量已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物流量之首,但至今仍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

  行业标准亟待出台

  近年来,钢铁物流业在国内迎来突飞猛进式发展,但其标准化表现出的严重滞后现状却成了制约我国钢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在“钢铁物流全国行”系列活动于全国各大城市的陆续开展进程中,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副秘书长、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志诚走访发现,目前各主要钢厂虽然主要品种的标识接近,但是仍未达成行业统一标准,渐而造成产品接收和验货往往要依靠惯例和经验来操作。

  此外,“由于钢材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样的钢材品种,由于产自不同的厂家,其价格在市场上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盛志诚告诉本报记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快“钢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淡化这种贸易壁垒,强调商品本身的品质和标准化流通,为企业的竞争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事实上,除了钢铁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钢铁资源配置物流体系不完善、钢铁供需物流脱节、钢铁物流质检效率低下、钢铁产业布局与外部运输环境的矛盾突出、钢铁物流标准缺失、信息共享较差等问题广泛存在于钢铁物流行业。

  加快推出钢铁物流标准,规范钢铁物流和相关行业经营活动,此时此刻显得刻不容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此前表示:“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在流通和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都没有规范,流通企业相比于钢厂来说集中度更低,并且小而散乱,急需制定相关标准加以规范。”

  这一观点,在此次北京研讨会上,也得到了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钢铁物流企业代表的认同。上海东之鸣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鹏表示,只有标准化才能实现钢铁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整合,最终达到维护行业秩序、合理配置钢材资源的目的。

  物流标准化工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物流行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进程。在王喜民看来,钢铁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旨在有效改善钢铁消费与生产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实现钢铁物流全过程供应链集成效应。这将对提升我国钢铁物流运作效率、社会效益发挥重要作用,对钢铁物流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意义。

  标准力求全面可行

  每一项标准的制定背后都是巨大付出。“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涉及内容广泛,更是历经多次调研和论证。”

  王喜民介绍,该标准不仅包括钢铁物流作业规范、物流验货标准、包装标识的质量要求等,还包括钢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标准、钢铁产品与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等新兴技术多个方面内容。

  此次北京研讨会已是钢铁物流标准制定工作以来第四次会议。自2010年10月“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化研究”计划下达以来,标准起草小组已经先后在江西新余、辽宁营口和上海分别举办过专家研讨会。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还召开了十多次的内部研讨和两次起草小组会议。

  此外,在对相关包装和标识方面的标准进行认真研究之后,起草小组还深入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王喜民说:“目前,我们已经对鞍钢集团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营口港务集团第六分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余钢铁公司和上海标准化研究院等相关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北京研讨会上,各子课题组组长就各子课题研究主体情况及子课题研究报告构成等内容向与会代表做了重点介绍。来自各相关行业的专家和行业单位代表,结合标准研究(草案)及当前全国各地热衷兴办“物流园”话题各抒己见,并就一些项目标准的细节提出了宝贵修正建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工作部主任、课题总协调人李红梅肯定了标准研究制定进度。她建议,尽管目前各个课题报告及项目草案已经完成,但仍要在上报前多开展实际调研与专家论证,确保标准的可行性和完善性。

  据了解,此标准起草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国家建筑工程材料监督检验中心、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及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等权威机构和知名企业。

  王喜民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这一标准只是钢铁物流标准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部分,整个钢铁物流标准化体系共涵盖了22个标准项目。预计未来5年内,还将分两个阶段完成钢铁物流标准17个标准项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