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降息或将打开楼市销售窗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4 04:59 来源: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孙玉
稳增长还是防通胀,是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经济信号。过去挥舞“房价合理回归”大旗,主要谈的是房地产市场没有触底、去库存远未结束,而现在谈经济稳增长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巩固调控成果。
最近出现的微妙变化并不必然意味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放松,但是,在房地产调控的核心原则仍然不被打破,以及“限购限贷”政策高压线不被触碰的前提条件下,今年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可能也不会变得更加严厉。对首次置业的自住性需求的保护色彩有可能增强,但政府对二套房调控力度并未降低。
反映在房价上,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短期内如果房价出现大范围的大幅度反弹,打破政策高压,就仍会受到政府管控,但是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他们也没有进一步下调的动力,这种僵持仍将延续。
在5月底之前,上海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些细微变化,不过在一级市场判断上仍然是“在进一步的动作、经济数据、政府信号出现之前,不拿地”。反映在数据上,截至5月底,成交的29幅经营性用地中,成交金额为85.1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6.49%,仅占去年全年总成交额的三成,有溢价的土地共计7幅,占比不足25%,且实际溢价率在20%以上的仅有3幅。
降息就是一个信号。在6月7日央行正式宣布降息之前,市场降息预期已经相当明显,6月6日上海出现今年第一波土地出让高峰,单日有7幅地块成功出让,单日累计出让成交总金额达25.92亿元,为年内单日土地出让金额最高的一天,70%以上的土地交易均出现溢价,溢价率最高达到435%,这也是自2010年2月仁恒地产之后,上海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破400%高溢价土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单独一次降息,实际上并不能立即降低贷款总成本,也不可能立即很大程度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撇除其他各类因素,降息对开发商财务成本的影响也需要得到延迟体现。总体来看,降息以及可能的政策调整,更可能带来的影响是预期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房地产市场的销售窗口。
从二级市场的数据看,6月前10天,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已达27.7万平方米,而未来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将以“以价换量”为主流,投资客逢低吸纳。6月份上海预计将有35个楼盘开盘,与截至5月18日统计的24个相比,新增11个项目开盘,在6月份新增的开盘楼盘中,多为非计划内推盘的项目,仅第一个周末就有4个项目临时入市。而打折促销还是上海开发商推销楼盘的首选,上海全市约210个楼盘有打折优惠措施,其中4个项目新增加了优惠活动,折扣幅度最大在9.5折左右。
这些变化在房地产三级市场上也早有反映。5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上,稳增长和降房价目标,正在改变买卖双方的预期。一手房去库存降价对于二手房价的影响在减弱,二手房业主无资金压力而扛价,但购者乏力,观望回潮,买卖双方价格拉锯战将愈演愈烈。前期房源不断去化后,本着“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想法,部分业主并不急于降价抛售,业主议价空间也从5%缩小到3%以内。5月传统市区二手房走出止跌微涨态势,部分板块甚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如闸北上涨0.08%,静安上涨0.07%。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来上海房地产市场是否真正“触底”、“反弹”,仍需耐心冷静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