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出首套房7折利率 分析称其他地方或跟进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1:39 来源: 东方早报当地6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刚需,敦促银行酌情执行首套房7折利率
有开发商判断,河南救市新政出炉后,其他地方可能会跟进“微调”。
早报记者 王齐
楼市“微调”风声不断,河南省亦未缺席。
河南《大河报》6月25日报道,河南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到,凡家庭名下(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无房产登记购房的均视为首套房,金融机构在风险收益平衡的基础上,原则上应给予基准利率下浮30%幅度内的优惠。
《大河报》系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旗下的主要都市媒体。按《大河报》的描述,上述6部门包括: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
一国企开发商对河南的楼市新政表示欢迎。他认为,自住、改善型需求本就不应该是政策调控的对象,以前“一刀切”的政策存在很多误伤,现在是在缓解误伤。该开发商判断,其他地方可能会跟进,陆续微调楼市调控政策。
“公积金购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
河南楼市新政中,“首套房”认定标准尤受关注。
一位业内人士称,河南此举已突破了住建部、央行、银监会等三部门在2010年5月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要求。
按当时的要求,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房,但其家庭名下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均需按二套房标准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这项认定标准被业界称为“认房又认贷”。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黄河滔称,河南认定首套房的方式,不仅对真正首次买房人有鼓励,也会刺激很多并非真正首次拥有住宅的改善性需求进场,甚至是不符合要求的“包装后”也能进场。
伴随着首套房认定标准微调而来的,是关于购房优惠的明确。
按《大河报》的报道,关于首套房,《意见》除了要求银行“原则上应给予房贷利率7折优惠”,还规定河南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要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幅度原则上不低于原贷款额度的15%。原则上,公积金个人贷款业务在3个工作日内、个人提取业务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
而且,《意见》还要求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门槛。依《大河报》描述,为支持缴存职工购买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首套自住房,将连续缴存时间减少为6个月(原要求为12个月),首付房款比例下调至不低于20%(原要求为不低于30%)。
“鼓励银行延长房企还款期限”
河南的“救市”组合拳还不止这些。
据《大河报》报道,《意见》还提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降低贷款门槛,积极争取扩大贷款额度,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加大房地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同时,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延长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还款期限,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延长3个月”,“取消(银行)一切不当附加条件和不合理收费”。
“这个救市救得有点过头,最主要还是看执行力。”一央企开发商担心,7折房贷利率优惠需要银行支持,不一定可行。
此前的6月初,央行重申房贷利率优惠下限为7折后,一国有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曾对早报记者称,“8.5折已经是无奈之举。 ”这位负责人称,如果对房贷打8折,银行可能不赚钱,打7折,相当于就要亏本做了。
不过,一国企开发商称,现在银行放贷确实比原来松多了,有关系的客户可以拿到7折首套房贷利率优惠。
中房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河南的救市政策有待观察,关于首套房的定义有待明确,投资、投机需求也有可能被涵盖其中,“被中央叫停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地方政府按捺不住
在河南之前,地方政府已做过不少“微调”尝试。
近一个多月来,见诸报端的关于一些城市以“稳增长”为名拟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层出不穷。除了常见的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公积金贷款期限等举措,有些城市还被曝推出了一些特别举措,诸如石家庄的“微调限购”、扬州的“购房奖励”、天津的“对企业拿地给予优惠政策”、营口的“公务员购房补贴”等。
此外,5月25日,厦门传出多类人群有望获再购房资格的消息;5月29日湖南传出降低首付等刺激性购房政策要出台的消息。但随后,两地政府都否认了传言。
而包括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央行、银监会在内的多个监管部门,其间也陆续发声,强调要“巩固调控成果”。
陈晟说,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有压力,惟有需求释放。刚需是经济平衡性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还需要对刚需定向支持、鼓励。
以郑州为例,郑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显示,该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2%%。这一增速低于该市2011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的同比增速,2011年郑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2.5亿元。
某政府人士此前曾对早报记者坦言,其所在区域除了房地产,没有太多其他收入,房地产被限制,城市发展建设也要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