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2省市工资指导线增幅下调 央企拟猫冬三五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6 08:1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一些具体做法也都是大家早已知道的,并没有点石成金的绝招。关键是想不想做、敢不敢做、能不能做到位。基础管理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决心问题。”——邵宁

  “大手大脚,不计成本”是部分央企留给社会公众的印象,6月初,审计署公布了15家中央企业201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指出一些中央企业存在“招投标规定暗箱操作,滥发工资、资金、福利”等问题。

  然而中国经济减速让央企不得不学习节衣缩食,改掉铺张的陋习。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近日召开的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面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降低成本工作,不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五年“严冬”

  世界三大经济体处于不景气状态,欧债危机仍在蔓延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对2012年形势的基本判断。因此,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抓紧作好3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准备。

  邵宁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进入一个紧缩时期。在紧缩时期,成本因素对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作用影响日益凸显,对一些企业而言更是关系生死的问题。面对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降低成本工作,不断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基本控制着产业链上游,与民营企业相比,受经济回落的影响要小。此次经济周期调整时间拉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长,以前经济增速放缓还未影响到央企时经济就已经开始回暖,央企得以幸免于难,但这次国内下游企业需求持续萎缩、原材料需求大幅减少、全社会经历漫长的去库存和减产进程,最终这些影响都传导至央企。”

  开源节流

  面对严寒,央企如何过冬呢?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开出了开源节流的方子。

  邵宁认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严峻不会在短期内改变,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对中央企业的影响。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本中,固定成本降低有难度,更可行的是降低可变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业内人士指出,央企滥发、超发的工资、资金、福利先要砍掉。

  近来,多家企业向记者反映,趋紧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及过高的成本都导致了利润持续缩减,而利润缩减导致了企业支出能力下降。有媒体透露,目前已经有包括云南、天津、北京、山东在内的12个省级单位请示或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大部分地区工资指导线的涨幅比上一年下调,其中河北、陕西、上海等地增速下调较大,其基准线或上限增速均比上一年下降2至3个百分点。

  “工资水平应该与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当,工资增长应该依赖企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升级、生产劳动力提升。央企不应该一味提高工资水平,如果没有响应提升劳动生产力水平的话,就会形成通货膨胀。”宋颂兴指出。

  修炼内功

  不少专家认为,央企“猫冬”并不是坏事。

  宋颂兴则表示:“‘猫冬’并不是紧缩。越在经济困难,经济调整时期,央企越不能带头紧缩。由于央企占GDP比重高,央企的作为可以帮助中国进行逆周期调整,因此应该鼓励央企动用留存利润维持生产运营。”

  “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最要紧的不是创造多少利润,而是如何降低成本,因此国资委的药方是对症的。”孙立坚认为,“此外,此次经济回落是全球性的,在此背景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都将抬头,为避免贸易争端,中国将很难对出口型行业进行大面积补贴,一旦补贴越来越少,央企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适应市场周期调整,因此这是一次修炼内功的机会。”

  目前,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必须眼睛向内,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管理上,向管理要效益”。

  邵宁还强调,“一些具体做法也都是大家早已知道的,并没有点石成金的绝招。关键是想不想做、敢不敢做、能不能做到位。基础管理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决心问题。” (《国际金融报》记者张竞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