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河南房贷新政面世仅两天面临难产窘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8 06:19 来源: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周祺瑾

  “面世”仅两天的“河南房贷新政”,面临难产窘境。

  6月27日,有媒体援引河南银监局权威人士的表态称,“河南房贷新政是误传,这个政策并没有最终出台。”报道还称,郑州金融办相关人士也否认了房贷有相关新政。

  这位权威人士言及的“河南房贷新政”,出现在两天前的6月25日,河南《大河报》报道的《关于支持刚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

  据河南《大河报》所述,《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需银行配合的措施。此外,《意见》还提到了放松住房公积金贷款限制、鼓励建设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等措施。

  《大河报》系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河南日报》旗下的主要都市类媒体。按《大河报》的描述,《意见》由6部门联合下发,其中便包括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另外四个部门为: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

  《大河报》发布上述报道的同一天,河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转载了该报道,题为《购买首套房 利率优惠幅度可达30%》。不过,6月27日,早报记者在河南省政府网已无法查询到该转载文章的链接。

  银亿集团营销总监王士章认为,不少地方经济一直依赖土地出让金,以及房地产开发带来的企业落地的税收。没有寻得新经济增长点的地方政府,眼下,急于通过放松调控,来刺激房地产市场。但最近地方出台的不少“新政”往往过于敏感,舆论压力过大,因此很难落实。

  “《意见》下发过”

  前述媒体6月27日的报道提到,《意见》确在两周左右前下发给一些基层银行监管部门,指导辖内银行进行投放。不过,目前各地还未正式执行,《意见》就被撤销。

  按《大河报》6月25日的报道,《意见》中的多项扶持政策均需银行配合。

  以首套房认定标准为例,《大河报》援引《意见》称,凡家庭名下(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无房产登记购房的均视为首套房。此举被解读为“认房不认贷”,这与监管层此前“认房又认贷”的标准相左。

  2010年5月,住建部、央行、银监会三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的通知》要求,借款人首次申请利用贷款购房,但其家庭名下已登记有一套(及以上)成套住房的;借款人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一套(及以上)住房,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的,均需按二套房标准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某不愿具名的开发商认为,“认房不认贷”实际上是“制造”漏洞。银行的征信系统比房管局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更为严密。一般来说,有贷款记录就是有住房的。“认房不认贷”,虽然打着扶持首套房的旗号,但难逃松绑嫌疑,很容易因为舆论压力过大,而不得不废止。

  “河南房贷新政”还不止上述的“认房不认贷”。

  《大河报》25日报道称,《意见》要求,对于首套房,金融机构原则上应给予基准利率下浮30%幅度内的优惠;公积金贷款购买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以下首套自住房,首付房款比例下调至不低于20%(原要求为不低于30%);加大房地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还款期限,“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延长3个月”。

  央行:房贷政策没变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河南房贷新政”被指难产,并不意外。

  “河南救市消息传出后,遭遇的舆论压力很大,且认房不认贷的政策,与银监会既有政策相违背。因此,和此前众多地区救市政策一样,只能落个昙花一现的下场。”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说。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6月27日援引数据称,今年以来,河南全省房地产市场总体表现不佳,1-4月份销售量和价格都在下降,5月份略有好转。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介绍,郑州目前的商品房均价为7000元/平方米左右,6月以来成交出现了小幅的回暖。

  近一个多月来,见诸报端的关于一些城市“微调”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报道层出不穷。除了常见的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延长公积金贷款期限等举措,有些城市还被曝推出了一些特别举措,诸如石家庄的“微调限购”、扬州的“购房奖励”、天津的“对企业拿地给予优惠政策”、营口的“公务员购房补贴”、铜陵的“购房契税补贴”等。

  此外,5月25日,厦门传出多类人群有望获再购房资格的消息;5月29日湖南传出降低首付等刺激性购房政策要出台的消息。但随后,两地政府都否认了传言。

  6月初,石家庄也出现过类似释放改善类刚需政策,但很快有当地官员称,有关部门曾草拟的住房限购政策微调办法未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因而最终宣告流产。

  除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意愿,陈晟还强调了银行“配合”的难度。

  以“认房不认贷”为例,陈晟说,投资客只要把名下的房子转移到家属或朋友名下,就可以7折利率优惠购房。而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优惠后已低于存款利率,银行监管部门不可能看不到,“认房不认贷”执行后会涌现大批“首套”购房者,令银行面临利润和政策的双重考量。

  眼下,银行监管层面并未松口。6月26日,银监会办公厅副主任杨少俊在上海举行的“2012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从银监会角度来说,对房地产监管要求没有任何改变。

  在同一场合,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凌涛也表示:“关于房贷,人行总行已经有正式答复,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上海市房管局重申

  严格执行限售政策

  相比房地产市场的短期低迷,放松调控带来的长期风险更令人担忧。

  6月27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称,房价上涨已成为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最大风险,即使短期财政、货币宽松政策刺激房价小幅回暖,也是不可持续的。通过放松房地产调控来支持短期增长会加大中长期风险。

  “社会对房价上涨的容忍度比较低,这也是政策当局需慎重对待的问题。”彭文生对某财经媒体记者说,“用一句话来描述现在的处境,就是复杂中求稳。”

  彭文生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上海市房管局网站刊发的一则新闻稿重申,上海严格执行住房限售政策没有变化。这是该局针对“停止非沪籍居民家庭补缴社保购房”、“单身外地人士首套购房受限”消息的最新回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