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称我国煤层气家底还没有完全摸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4:10 来源: 中国能源报周世宁,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煤矿瓦斯学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首次提出煤矿瓦斯地质的八项基本因素;创建了“煤层瓦斯流动理论”体系;发明的“胶圈—压力黏液封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装置”结束了全世界因漏气测定瓦斯压力不准的历史,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对周世宁进行了专访。虽然已不再接触具体科研工作,但周老对我国煤层气发展基本问题的思考仍让人颇有感触。整个行业都在大炒煤层气、页岩气火热前景的时候,我们更应静下心来,关心什么是最重要的。
煤层气“家底”还没有完全摸清
中国能源报:中国煤层气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周世宁:现在煤层气“家底”还没有完全摸清,我国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约36.81万亿立方米,但这是很粗略的估计,经过准确探测的储量很少,适合大规模地面抽采的区域不多。
除了探明储量少,第二个问题就是可采性。我国煤层气赋存条件差异大,多数地区都是低压力、低渗透、低饱和的三低煤层。虽然现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煤层透气性比较好,跟美国、澳大利亚差不多,但这不是普遍情况。我国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现有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不能适应复杂地质条件。比如贵州、湖南小煤矿多,瓦斯含量高,但是难于抽采,目前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难度比较大。
我每次开会都希望对问题的探讨能深入一些,不要一说起来就是美国如何做,我们也跟着效仿。就像过日子,人家有人家的过法,我们有我们的过法,首先得弄清楚自己的条件,还有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需要尽快认真解决。现在炒得很热的页岩气也是这种情况,我希望能扎扎实实、一点点地去做,期望值可以先放低一点。
中国能源报:那您认为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周世宁:首先要做基础的参数测定,把这些情况弄清楚,什么条件的煤层可以抽采,用什么办法抽采?因为不同地质条件的煤层需要的技术也不一样,没有万能的技术。与国外相比,我国地质条件差,力场活动比较频繁,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别很大。晋城、淮南的经验、技术是很好,但应用也是有条件的。
然后还要考虑经济性。打钻、封孔、排水都要花钱。这里有一个成本问题,煤层气抽出来要能应用,并且有经济收益,如果抽得越多越花钱,企业就没有积极性,这方面政府要有相应的补偿经济政策。
中国能源报:那我们有什么优势吗?
周世宁:当然,也正因我国的地质条件差,我们在瓦斯治理、煤炭开采方面的经验很丰富,淮南矿业治理瓦斯的经验全世界都认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中国应该走出去,去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买他们不敢采、采不了的矿产资源。兖矿刚进军澳大利亚的时候人家也怀疑,认为我们水平不行,后来还是成功了。我上次还讲到看看澳大利亚有没有高瓦斯矿,可以和淮南合作,打开一个新的市场。
创新要以基本理论为基础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瓦斯防治有没有表现出什么新特点?
周世宁:现在煤矿平均开采深度每年往下延伸几十米,随着开采深度加深,地应力增加,瓦斯含量增大,出事故的可能性要高。但近几年尤其是去年安全形势比较好,关键得力于政策和安全措施的投入。比如规定在瓦斯突出和高瓦斯矿井,只有将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降到安全范围内才能进行掘进和回采。领导带班下井、重大事故责任人终身不得担任矿长、提取安全基金等制度,这些制度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保障安全,效果比光靠号召要好多了。
但同时也要警惕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增加。地应力增加后,如果煤层比较软,很容易出现突出,现在比较难治的就是突出。如果采掘工作面前方地应力、瓦斯压力、煤层软硬程度都知道了,就好办多了。现在的问题是前方情况不清楚,工人技术人员也不知道,在生产过程中,突然一下能量释放了,人肯定跑不过瓦斯。
中国能源报:还是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
周世宁:缺乏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基础的地质条件不清楚。很多事情也都是这样的。我一直认为创新要以基本理论为基础。煤层气开发现在大家都很着急,想了各种办法。其实根据基本理论来讲,瓦斯流动就是因为压差和渗透性——压差越大、流量越大;裂隙宽度越大,流得越多。不管什么样的技术措施,最后总结就是这两方面因素:不是提高了压力,就是加大了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