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0月CPI预计继续回落政策微调开始呈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4 18:59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10月宏观经济数据将于本月9日公布。“可以预见,10月CPI(消费价格指数)会延续8月份以来的回落趋势,回落至6%以内。我们机构预测10月CPI为5.4%,预计接下来的11月、12月份的CPI指数将保持此趋势,回落至5%以内。”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物价上涨的长期因素并未消除,通胀压力未明显缓解,年初CPI控制在5%的目标不并明朗,预计全年CPI会保持在5.5%左右。

  预计10月CPI将继续保持回落

  今年以来,食品价格作为影响CPI变动的最大因素,其走势也成为判断CPI走向的一个重要依据。进入第四季度,猪肉价格出现回落,与此同时,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基于此,滕泰向表示,10月CPI或为5.4%。

  “从商务部公布的10月前四周物价走势看,本轮通胀的主推手食品价格回落趋势相当明显。”滕泰向本报记者表示,“十一”期间,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尤其是猪肉价格,与9月最后一周相比,批发价格持平,猪肉价格仍保持稳中有降,后两周降幅分别达到1.2%、1.8%,降幅扩大。

  另一个在CPI中占重要比重的居住类价格也出现变化,多数城市出现“停涨”。8月份以来,纳入监测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中,多数城市房价环比“停涨”。10月中旬公布的房价数据显示,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7个,持平的城市有29个。尽管目前居住类价格还没有明确,但业内人士表示,往年“金九银十”的房屋销售在今年难觅,对10月CPI的回落将有不小的贡献。

  而在生产资料方面,各要素价格连续保持回落态势。这受国际经济低迷、市场需求减弱、原料成本降低影响。2011年10月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该指数经历前两月小幅回升后,再次转为下跌。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也表示,预计10月份CPI同比增幅在5.3%~5.5%之间。

  除市场观点外,权威部门的声音也确认了CPI拐点的出现。国家发改革委副主任彭森10月27日在2011年中国价格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价格走势高位趋稳,总体可控,年内价格运行拐点特征已经得到确认,预计今年后两个月CPI可以控制在5.0%之下。

  明年CPI有望降至3%左右

  针对明年CPI的走势,滕泰向本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我国通胀绝对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但今年CPI整体向下回落趋势已经形成。可以预见,明年CPI将大幅回落,预测明年6月份CPI将降至3%,9月份破2%,全年CPI保持在3.2%。

  滕泰表示食品价格已然开始下跌,预计明年6月份达到一个阶段性低点。由于需求的刚性以及供给的季节性波动,加上囤积炒作和物流顽疾,食品总是难逃暴涨暴跌的规律。

  今年CPI的高企,猪肉价格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猪肉问题一旦对物价产生影响,其意义可就非比寻常。”滕泰向本报记者表示,今年二季度以后,中国猪农们饲养每头生猪的毛利率已经连续3个月为正常年份的两倍。由于无法做到对翻倍的利润视而不见,今年6月份后的持续“补栏”又开始,这势必造成明年猪肉供给大幅增加。

  因此,滕泰在刚刚出版的《滕泰透视通胀》一书中表示,由于猪肉存在较小的供求价格弹性,一旦供求关系有很小的逆转,就可能造成价格的大幅下跌——明年个别月份下跌到每公斤20元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不仅如此,猪肉价格从2009年每公斤10元涨到今年的30元,只用了两年时间;3年后,从现在的30元每公斤上涨到50元,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当前我国每年由工资价格推动的物价上涨约2%,地租、环保、原材料、资金等成本推动物价每年上涨1%。因此滕泰预测2012年全年CPI增长3.2%左右,属于温和通胀的合理可控范围。

  年底政策微调开始呈现

  “温和通胀是一条美人鱼,CPI越过红线才咬人。”滕泰在《滕泰透视通胀》一书中写道,通胀会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造成影响,但通常伴随通胀的猛烈紧缩措施造成的伤害更大。从长期来看,物价背后实际上是经济结构问题。

  滕泰表示,今年经济软着陆已确定无疑,明年会存在有硬着陆风险,当前政策已经在微调,预计年底会转向。

  11月1日公布的中国10月制造业PMI数据在显示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经济维持适度增长的动力犹存,考虑到通胀难题将得以好转,专家认为,从政策上看,从紧政策的微调目前出现一定空间。

  10月19和25日,温家宝分别主持两次经济会议强调要对宏观政策进行微调。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经济走势,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并要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完善财税政策,推进结构性减税,集中解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紧迫问题。

  “随着通胀进一步下降,中国将在未来几个月实现软着陆已无疑。”滕泰向本报记者表示,在经济减速的情况下,中国可能加快“定向宽松”和“部分宽松”的步伐,监管部门可能降低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向中小企业的贷款。

  不过,滕泰提醒,面对2012年可能的经济增速和物价双双回落,过度强调政策的“稳定”,会抑制市场力量的调整。比如,过度强调物价稳定,就会造成增长的失衡。2008年为了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政策部分造成2009年的经济下滑;2011年为了物价稳定而出台的一系列紧缩措施,势必影响2012年的经,“对明年‘硬着陆’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