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7家机构预测12月CPI同比涨4.3% 下行明显放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5:54 来源: 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记者 刘林 12月5日,《证券市场周刊》对17家机构进行的预测调查显示,12月CPI同比增长4.3%,比统计局公布的10月CPI5.5%降低了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此外,12月PPI的预测值为同比上涨3.1%,比统计局公布的10月PPI5%降低了个1.9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固定事业部研究主管石磊告诉记者,12月CPI的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猪肉价格的加速下滑超过了预期;同时,粮食价格也一改早前较为坚挺的温和涨势,出现了松动。目前国外的冲击已经对外部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很大压力,整个市场比较疲软。此外,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向记者表示,基期因素也是CPI下滑的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各机构对CPI的预测值,12月与11月相差不大,都在4.4%上下,很相近,一改此前两月快速下滑的局面。分析人士认为,这与12月面临的新涨价因素有关。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燕妮向记者表示,一般在进入冬季后,食品价格环比会有所上升。伴随供应的减少,这种上升还会继续。范为指出,考虑到,春节因素提前、年底银行信贷可能会释放一部分,12月的物价环比可能会有0.5的涨幅,因此,CPI较PPI下滑的更为温和。

  商务部公布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11月21日至27日,食用农产品价格在连跌六周后出现回升。

  不过,胡燕妮指出,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升,但无碍CPI回落趋势。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11月份的CPI较10月份还会有明显下降,初步测算4.3左右,12月份也会稳定在4.3附近。

  与CPI相比,PPI的下滑更快。对此,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孙稳存向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基数效应。石磊也认为,去年四季度PPI上涨非常快,所以基期的因素也会让其回落较快。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2010年四季度PPI同比顺时依次为5.04%、6.06%、5.93%,环比顺时依次是0.7%、1.4%、0.7%。此外,石磊表示,PPI覆盖的原材料和中间品,受外部市场的影响更大。

  新近发布的PMI相关数据,显示未来工业品价格下滑压力较大,PMI的分项指数之一的购进价格指数11月44.4%,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下。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20个行业中,购进价格指数保持在50%以上的行业,目前已缩小到只有5家。能源与原材料、生产用制成品以及生活消费品行业购进价格指数普遍低于5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变化显示出通货膨胀风险已经大为降低,前期的物价上涨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趋于消退。从企业的反映来看,今年前几个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一问题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现在已经明显淡化。

  上述研究报告建议,当前既要防止通胀压力有所反复,也要关注部分产品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要保持价格水平总体平稳。

  商务部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21日至27日,生产资料价格再次小幅走低。之前两周,生产资料价格在连续小幅下跌八周后一度有所反弹。11月7日至13日,生产资料价格在连降八周后首次小幅回升,11月14日至20日则与前一周基本持。

  参与本次《证券市场周刊》“远见杯”预测调查的机构包括中银国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招商证券(600999.SH)、领先国际、宏源证券(000562.SZ)、农业银行(601288.SH/1288.HK)、申银万国(0218.HK)、光大证券(601788.SH)、国泰君安、安信证券、国家信息中心、银河证券、平安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行 (601988.SH/3988.HK)、工商银行 (601398.SH/1398.HK)、中信证券(600030.SH)。

  (证券市场周刊)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