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民币连续7日跌停 近四月印度卢比贬值1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08:28 来源: 南方日报

人民币连续7日跌停 近四月印度卢比贬值15%,俄罗斯卢布跌15% 资金逃离新兴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钟啸    

  继6个交易日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触及跌停后,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再次跌停。此前,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外汇10月占款余额出现8年来首度下降,加上此前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显示出目前外资流出的趋势明显。

  人民币走弱并非独家行情,印度卢比、俄罗斯卢布、泰铢、印尼盾等新兴经济体货币均逆转了此前升势。最近四个月印度卢比贬值15%,俄罗斯卢布下跌幅度超过15%,印尼盾也降至约两个月以来的最低位,新加坡元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同样双双触及六周低位。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新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债危机下欧美国家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回流缓解,加上此时美元的避险价值再度呈现,资金正大规模回流购入美元,从而对新兴国家的汇率形成打压。

  经济放缓下贬值压力显露 人民币结束单边上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8日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报6.36位置以上,盘中低至6.3642,收报6.3627。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319,按与中间价千分之五波动幅度计算,盘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触及交易区间下限。这已是自11月30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爆出第7个交易日跌停。

  市场分析认为,这显示出目前连日释放的购汇需求减缓,美元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所改善,但看涨美元的情绪依然强劲。不过,中金公司分析师彭文生表示,近期资本流出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初露端倪,从一定意义上讲,现在是增加汇率弹性,增加双向波动的好时机。

  彭文生也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非政府部门过去长时间累积了过量的人民币资产,本外币资产配置严重失衡,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可能加剧资本流出。我们的判断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小幅双向波动,政策当局不会容忍较大幅度的贬值。”昨日,商务部在回应连续多日触及跌停时表示,这体现了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未来会继续加大。

  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国的贸易经过多年调整已经进入了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净出口总额在GDP中的占比在2%-3%左右,作为一种经常性项目是可以接受的,已经没有了大幅升值的压力。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资金业务部副总经理叶志坚也认为,由于只有相对稳定和强势的货币才可以促进国际化步伐,因此人民币长期不可能是贬值的趋势,而会是短期波动但长期趋于稳定的趋势。

  外汇占款8年首度下降 显示企业倾向持有美元

  人民币贬值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外汇占款的减少。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10月累积外汇占款余额为23.29万亿元,比9月余额减少893.4亿元。该数据自2003年12月份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且回落数额远远超过之前公布的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下降规模。

  所谓央行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外汇占款余额的减少也就意味着央行向市场净投放了等值外汇。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所有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负增长248.92亿元,也呈现出2008年1月份至今三年多来的首次负增长。足以见得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倾向于持有美元外汇,向央行结汇意愿下降。央行外汇占款余额的减少,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央行为稳住人民币汇而向市场投放外汇。

  而这在香港等离岸市场的表现则更为明显。从月度数据来看,今年9、10月NDF报价反映的1年后人民币升值预期分别为0.61%和-0.43%。

  债务危机加重 资金大规模回流欧美市场救急

  虽然此前六大央行纷纷注入流动性以缓解欧债危机,但不少学者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本性解决无法仅依赖于货币政策调整,欧债危机本质上是偿付能力危机,因此欧债危机目前还看不到非常可行的解决方案,危机将继续演化。

  由于风险持续上升,汇丰最新的季度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环球基金经理由今年第四季起,已开始逐步调动资产组合,从股票转向债券与现金。逾四成受访基金经理对北美市场保持乐观,报告指出,第三季度没有受访者看好的美元债券,本季却有三成受访者转为看好。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资金部外汇分析师梅治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可以看到中国市场有大量的资金流出,热钱外逃,国内人民币抛盘增加,从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多次出现跌停。

  “不少欧美的大型企业在其国内总部的情况很多都不乐观,资金非常紧张,不少外企需要将部分资金回流以供总部发展需要。而欧美目前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优惠鼓励企业回到本土发展。由于企业需要从新兴国家换汇撤资,因此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美元买盘,卖空新兴国家货币,资本的反向流动直接导致了新兴国家货币最近大幅下挫。”梅治信此前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这种暂时性资本外流也普遍代表了外资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的担忧,由于出口下降、房地产熄火,不少机构在对赌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

  新兴国家货币集体遭重创 巴西、印度等干扰汇市

  而同样走弱的不只有人民币,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最近也发生了大面积的贬值。据观察,近十年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风光的印度,其货币卢比汇率近日贬值到近十年的新低点,较2007年底最高已贬值超过24%。最近四个月卢比贬值15%。此外,金砖各国以及墨西哥、土耳其、越南、肯尼亚等各大洲新兴国家代表的货币都出现集体贬值。对于目前的情况,有经济学家担心,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促使金砖国家经济泡沫破裂,新兴经济体的问题,可能不亚于欧债危机。

  针对货币贬值的行为,新兴国家也已经开始出手干预市场。其中,从8月开始到现在,巴西三次下调利息,向市场输入流动性。印度、墨西哥也开始降息。墨西哥甚至将通过在市场拍卖外汇储备来保证汇市正常运作。

  而最新的数据无疑是市场担忧的根源,根据最新GDP数据,全球规模最大的三个新兴经济体中国、巴西和印度经济增速都在放缓。亚洲开发银行周二在其季度《亚洲经济监测报告》中表示,2012年东亚新兴经济体仍面临重大的下行风险。亚行下调明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将增长至7.2%,上一期报告预测的增速为7.5%。

  亚行警告,欧元区和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深度衰退,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或贸易融资受限、资本流动不稳定等因素,以及通货膨胀持续重新抬头,可能将导致东亚地区的增速远低于上述预期值。不过,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宋雷磊表示,即便部分下行风险兑现,对该地区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但也仍是可控的。

  花旗:企业境外结汇

  助推人民币下跌

  昨日,在上海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跌停,花旗中国资金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张昕表示,随着欧债危机爆发,很多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情绪很高,新兴市场的货币出现大幅贬值。不过,她同时也指出,虽然人民币连续7个跌停,最近人民币走势基本处于6.35-6.36之内的水平,并没有市场想象的贬值那么多。另外,人民币跨境直投开放后,一些企业可以通过人民币跨境直投,在海外直接结汇,再进入中国市场。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结汇的动作在海外完成,国内人民币买入量会有所下降。

  “目前做人民币结汇的话,海外市场比国内可以高4-5个点,若企业在海外有资金平台,选择在海外结汇之后再以人民币的形式进来,会节省很多成本。”张昕表示。另外,由于境内购汇比海外便宜,企业购汇一般在境内完成,这样也会导致境内美元存量下降。“但我不认为,最近的人民币下跌是规模资本外逃的现象。”

  人民币连续7天跌停,全球风险规避情绪上升,,张昕也表示,由于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贬值预期,明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肯定没有那么大。

  张昕还指出,美元最近的升值对QDII产品来说是个机会,她认为,要从市场中寻找风险比较小,又能达到5%以上收益的投资不容易,美元最近的升值,是开发QDII和外汇理财产品的契机。花旗未来将继续设计出一些风险可控的满足客户需要的理财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上海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