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半月谈:扩大内需还要靠富民开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6 14:01 来源: 半月谈
半月谈:扩大内需还要靠富民开路

  编者按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一“扩”一“提”互为表里,政策的力度尽在其中……

  扩大内需:发展转型必经之路

  专家认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在当前不乐观的外部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发展的切实需要。未来国家应以完善民生保障、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居民收入作为依托,同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此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释放“十二五”内需市场潜力。

  外需疲软 扩内需将担当提振经济重任

  当前,美国主权信用降级、欧债危机等因素增加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也使得我国外部经济环境趋于复杂。分析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在外部经济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将成提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

  近几个月,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我国出口增速连续第四个月回落,并创下9个月来的新低。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贸易顺差同比收窄18.2%。商务部11月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中指出,201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日趋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

  预计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目前欧债危机影响较大,全球需求收缩,明年经济将延续减速增长趋势。外需收缩影响,出口增长减速,我国顺差规模也会缩小。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稻葵认为,如果有关国家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则可能出现经济的二次衰退。目前影响外贸增长的不利因素较多,较长一段时间内增速有可能回落至个位数甚至更低。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更快地实现由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较之逐渐疲软的出口市场,我国内贸市场长期保持稳健的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7%左右,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5万亿元,与上年度相比仍然保持较高增速。

  商务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10月联合发布《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我国首部国家级内贸规划——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已基本定稿正在酝酿出台;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扩大内需形容为“战略基点”,并将其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政府已将扩大内需视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长期战略方针。

  保民生、促服务、提收入:扩大内需三大“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事实上,多年来投资一直担当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继续靠投资高速增长驱动经济发展恐难以为继,挖掘消费潜力就成了保持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将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解决居民消费时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在医疗、教育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居民面对治病、教育等领域可能出现的大额支出,往往会选择提高储蓄,而不敢消费。民生保障机制不完善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原因。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提出,只有民生领域投入的规模和效益提高了,减少了老百姓的社会负担,增强其对未来的安定感,扩大消费才能具有基础。

  第二,加快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解决非物质消费品供给不足问题,完善消费产品供给结构。

  居民消费主要由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两部分组成。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偏大,服务消费所占份额较小,消费产品供给结构仍待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剧锦文认为,从目前我国消费品供给结构来看,能够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物美价廉的消费产品仍然缺乏,而一些涉及旅游、通讯等非物质消费品供给严重不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品种,丰富消费内容,这也符合目前我国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所达到的阶段。

  第三,消费增长的基础在于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无疑将有效扩大消费市场规模。

  一般来说,中等收入者是消费主体,但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占总人口比重仍然偏低,目前我国依靠中等收入群体来拉动内需的作用还不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表示,收入分配问题是造成我国长期以来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很多民众有消费意愿而无消费能力。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表明我国正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这或将成为我国未来30年从“国富”到“民富”转型的起点。(半月谈网/记者 李昂 王乃水)

  如何提高人民收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一个关键词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迈向发达社会的发展重点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段文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并把它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的一个关键因素。

  居民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劳动收入,反映劳动收入的职工工资总额在GDP中的比重处于下降态势,从1980年的17%下降到2008年的11.2%。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际上是从分配制度的层面上,找到了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同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利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的阶层。是整个社会结构中承上启下的阶层,是社会的支柱阶层。中国社会结构向橄榄形结构过渡的过程,就是一个做强做大的大国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过程。所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首先它是任何一个迈向发达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其次,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我国这些年投资的倍数效应主要源自于投资尤其是政府花费型为主导的投资,而居民消费所起的作用相对不足。要转变到扩大内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就是要转变到以中等收入者为主力的居民消费上来。

  再次,中等收入者,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所有产业领域内的中坚力量。而且他们的素质还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社会意识更加独立,这也是对国家文化发展和政治改革进程最有影响力的阶层。更加与时俱进的文化和政治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战略支撑。

  怎样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如何有效地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建设民富国强的和谐社会?

  张利宁说,首先要依靠市场机制。这有几个方面。一是推进我国的产业门类的扩大和升级,为人们提供中等收入存在和发展的战场。二是以更加注重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来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是高素质为主体的中等收入者的大舞台。

  他还认为,另一方面,要在收入的二次分配上,财政政策上应该给以考虑,使他们的家庭财力更充实,更有安全感。如,降低税负,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政策落到实处。

  段文斌认为,重点应该在于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使大量低收入者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为此“提高两个比重”和“实现两个同步”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梁杰)

  把富民作为扩大内需着力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张茉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在明确明年宏观经济五大任务以及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下,“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可以说这既是践行“十二五”时期向扩大内需转变的重要举措,也表明中国正力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改变财富分配失衡,推动中国经济从“国富”向“民富”转型的新起点。

  回顾中国经济30多年的发展历程,摆脱“贫困陷阱”,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是十分成功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正赶上了全球产业与贸易分工体系重组的浪潮,中国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潜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强不仅使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也实现了向以外需为驱动的生产型大国的第一次转型。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其中内需发展失衡是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的核心。而导致我国内需长期迟迟难以启动、最终消费不足,则与初次分配和二次再分配环节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直接相关。

  在初步分配中,目前存在“劳动收入在GNI(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以及“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比重低”的“三低”现象;造成再分配环节对居民收入的“逆调节”问题较为突出。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国民收入增长速度未跟上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消费占GDP比重持续下降,这是制约内需增长的根本因素。

  当前,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超人预料,其前景更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何去何从?国家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变收入分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就是剑指矛盾要害,抓住了“牛鼻子”。

  把蛋糕做大还要分好蛋糕,“民富优先”的更大意义在于政府让利,这势必要求提高居民收入,从而降低政府所得在GDP中的比重。这些年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要远远超过工资收入性增长,今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规模几成定局。

  如果考虑到我国13亿人口,超10万亿的财政收入平均到个人数量并不多,而如果考虑到财政的公共福利投入则还有更大的空间。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财政用于保障改善民生的支出合计达到59601.82亿元,占全国公共财政支出的66.3%。

  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结构,如何把政府的可支配收入转化为居民可直接支配的收入,如何通过全面降低宏观税负真正做到“还富于民”,如何真正落实提高“中等收入比重”的承诺,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中国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上,以往的国家盈利模式正面临着深度转型的重大挑战,它将涉及一国整体的发展路径和动力结构的转换,而从“国富”到“民富”的二次转型,不仅能够释放出更大的内需活力,也将是中国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经济参考报)

  分配改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还是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

  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议提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

  一般而言,中等收入者是消费主体,但这些年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缓慢,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的有效扩大。此次会议,把“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确实并不多见,也切中了当下社会治理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点。

  有学术机构测算,若以收入等组合标准来测算,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约为2.4亿人,约占23%;若以每人每天消费10-100美元为标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只有1.5亿-1.6亿人,约占12%。此前财政部则称,个税起征点上调到3500元之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相当一批中等收入者在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高房贷等压力下,沦为“伪中产”。

  显然,这不但说明,现在中等收入人群数量少且脆弱,而且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还很模糊,也有一些不太科学的地方。有关方面首先应该对中等收入者的范围,做出相对清晰的界定,尤其需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认定标准。

  当然,“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还是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让更多的低收入人群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从现实需求看,在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未来几年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拿出真正的实招:

  一是大规模减税,鼓励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使更多的人成为创业者。这既是提高低收入者比重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新的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手段。本次会议确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需要加大实施力度,最好能达到3000亿-5000亿元的规模。

  二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中等收入者来说,最重的负担莫过于高房贷,因此,缓解这部分人的这个负担,减少高房贷带来的消费挤出效应,无疑将有效刺激消费。

  三是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医疗保障水平。现在,一场大病往往就会让一个中产之家陷入贫困,而大病救助恰恰是现在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弱点。这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社保投入,扩大大病医疗救助范围。

  四是促进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低收入者跻身中等收入行列。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处于相对低收的状态,大大制约了整体消费的提振。改变这一状态,除了加快城市化,更重要的是加快以农民土地权利保护为重点的财产权制度建设,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

  不过,所有这些“实招”,都涉及机制改革,都需要政府拿出决心和勇气,更多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需要尽快实现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导向的转变,由此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奠定基础。(新京报)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