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减速成定局 下行压力显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8 22:21 来源: 《新世纪》

  经济减速已是必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政策目标,是减速幅度不太大的可持续发展

  □ 财新《新世纪》记者 于海荣 | 文

  有别于往年,2012年的宏观政策基调并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确定,而是早在11月就已提前透露,即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不过,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姗姗来迟,由往年的12月初推至12日-14日,为十年来最晚,一时间市场纷纷猜测:高层对欧债危机及国内形势的观点不一,明年政策基调可能存在变化,甚至预期房地产调控会有所放松,等等。

  据财新《新世纪》了解,经济工作会议较晚召开并无特殊原因,仅是日程安排所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前宣告“进一步宽松”预期落空。随后国内股市持续下跌,12月15日,上证综指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跌,跌破2200点的关口。

  虽然明年政策表述不变,但目标已经发生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这是年内中央首次提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的判断。基于此,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由今年的控通胀为先转向稳增长为先,“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在稳增长上,中央更强调内需的作用,“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在调结构上,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应地,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内容也会发生变化。2012年财政政策开题即要求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减税范围包括,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和房产税改革试点,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

  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

  多家机构预计,明年信贷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M2增速目标在14%左右,考虑到今年实际操作中的过紧,明年的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中性。

  经济工作会议前,央行于12月5日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打开了数量型工具放松的窗口。根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的要求,明年随着通胀的放缓,货币政策可能进一步宽松。

  未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力度和进度,一取决于通胀回落的程度和速度,二取决于外汇占款释放流动性的变化。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大幅下滑,通胀压力逐月迅速大幅降低,被动投放货币的压力也明显减轻,存款准备金率回落至15.5%的水平不是没有可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及“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措施或在酝酿之中,不过,在实际利率连续三个月为正之前,下调基准利率可能性不大。

  如何稳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两三个季度,经济增速仍将下降,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会跌落至8%以下。中央也首次作出“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的判断。

  “政府希望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但也不希望幅度太大。”多位政策研究人士认为,明年临近政府换届,本届政府不会让经济增速过低,但增速也不能太高,以免给下届政府带来压力。政府希望明年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将维持在9%左右的水平。

  政策基调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稳增长的政策目标,成为关注的焦点。

  金融危机后中国贸易顺差逐年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下降,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低GDP增速0.1个百分点。欧债危机仍在蔓延,外围环境改善乏力,各方均预期明年的出口增速将回落。乐观者预计,明年中国出口增速将回落至10%-15%,悲观者预计明年出口将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依靠外需稳增长,几无可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主要途径。内需中,受资金紧张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投资,在经历了10月的短暂反弹后,11月继续下滑,当月增速21.2%,环比下降0.19%,受此影响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比前10个月下滑0.4个百分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2012年商品房新开工量将下跌10%-15%。商品房投资的下滑如何填补,是决定明年投资增速的关键。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明年商品房投资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今明两年各建1000 万套保障房的任务,使得明年保障房将进入集中完工期,保守估计明年将有大约600万-800万套保障房集中完工,对房地产投资起到支撑作用。

  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仍然强烈。“4万亿”刺激计划中,地方配套项目还有部分尚未完工,而“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投资项目已陆续上马。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速持续攀升,由上半年的14.9%升至1月-11月的24%,这些项目将在明年迎来高峰期。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从“六五”到“十一五”的经验看,每个五年规划的第二年相对于第一年都存在投资加速的过程。“十二五”期间虽然可能出现例外,但投资增速不会明显放缓。他预计,2012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其中,房地产投资达到18%,较今年1月-11月的29.9%明显放缓,这一增速主要靠保障房投资来保证,“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的施工高潮是在明年和后年,可以使房地产投资明后年不会出现负增长。”

  今年下半年一度制约投资增长的资金供应,明年将得到一定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重点抓好在建和续建工程,确保国家已经批准开工的在建水利、铁路、重大装备等项目资金需求,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这意味着,明年一旦投资增速下滑超出预期,政府可以通过加快“十二五”规划项目的进度来提振。

  事实上,今年下半年类似的行动已经展开。四季度以来,水利和第一产业投资明显加速,前11个月累计增速则分别达到29.3%和28.8%,比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分别提高4.2个和3.3个百分点。

  对地方政府来讲,预算赤字增加和自行发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投资能力。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2012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赤字有望高于今年的9000亿元,预计在1万亿元左右;中央财政赤字可能保持在7000亿元左右,而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将高于今年的2000亿元。

  2009年地方政府发行的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将于明年到期。如果不增加赤字规模,地方政府用于水利、保障性住房等建设项目的资金将非常紧张。

  范剑平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在今年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开展自行发债试点后,明年可能有更多的东部地区自行发债,中西部由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会逐步扩大。

  对内需的另一组成部分——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其视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方向。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消费加速。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8%,高出前十个月累计增速1.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这说明中国消费正在启动。在商品之外,文化、娱乐、购买机票和旅游等服务性消费的占比在增加,中国居民开始进入服务消费阶段。

  为扩大消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正在加大。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较2010年1274元提高80.5%,农村扶贫对象由2010年底的2600多万人,增至目前的1.28亿人,约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3.4%。此外,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未来2600万农村学生将每人每天获得3元的伙食补贴等等。沈建光认为,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加之刘易斯拐点出现以后,工资呈现趋势性上涨,收入提高将增强消费能力。他预计2012 年,中国消费仍能保持17%的增速。

  持续调结构

  稳增长在经济工作中的位置得以提升,而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之间权衡,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基调基于10月以前的经济数据,但11月以来通胀大幅回落,经济也有加速下行的苗头,形势逼人,政策明年必须做较大调整,“如果要稳增长,财政、货币政策必须明显放松。”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认为,如果政策重心放在“保增长”上,结构改善不大,甚至逆转的话,靠政府力量维持的增长也只能是一时,一旦政府没有力量了,而经济自行动力没有发动,整个经济将会加速下滑。

  “在增长依然处于高位的情况下,目前的经济减速不是加大风险,而是改善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时机。”他认为,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减速带来的机遇,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顺势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调结构也是保增长,而且是更为有效、可持续地保增长。”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在“4万亿”刺激计划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的结构问题实际上在恶化。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2010年和2011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仍保持在50%以上。

  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首位,提出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要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同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

  范剑平认为,明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民生方面的阶段性目标,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等,到明年年底要全部兑现,“明年的财政政策不会像前两年那样为投资而积极,而主要是为民生积极。”他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增长8.7%,其中消费贡献4.3个百分点,略低于投资的4.4个百分点,净出口可能零贡献。

  从三次产业看,服务业占比偏低是中国经济的痼疾之一。“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的目标并未实现,2010年这一数字比2009年降低0.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在此基础上继续降低0.4个百分点,实际趋势与期待目标相悖。中国社科院财税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认为,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增支和减税两种举措中,应把减税作为重点内容,重点应锁定于增值税,着眼于推动服务业发展。

  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同时,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高培勇称,可以抓住增值税“扩围”改革的契机,同时推出降低税率措施。两者双管齐下,求得增值税税收负担水平达较大幅度下调。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加重。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一项调查显示,出口企业面临的困难中,订单减少并非主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竞争激烈位列前三。而目前中国制造业投资旺盛,1月-11月累计增速保持在30%以上,持续高于投资总体增速,如何引导新增制造业投资,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值得研究。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严格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布局合理化。

  10月以来,一系列关于节能环保、钢铁工业、电子认证服务业等行业的指导意见和产业规划密集出台,相关的财政支持也陆续到位。财政政策之外,信贷政策也将注重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继续支持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改造,控制房地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资金需求。

  从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看,酝酿十余年的调结构,似乎要在明年真正破题。不过,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调结构是一个长期方向性的工作,2012年是个过渡性阶段,停止或完成过去一些建设项目,真正的核心措施可能要到2013年决策层稳定后再推出。

  财新《新世纪》记者邢昀、王长勇对此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