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南京慈善总会副会长非法吸储

2011年05月07日 02:14 来源:北京晨报

  已被批捕 涉案金额5168.8万元 发展会员类似传销

  顶着“优秀民营企业家”光环的前南京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潘锴红,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近日被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截至目前,378人报案、424名受害人,涉案金额已经高达5168.8万元。一个昔日慈善之星,为何转眼成为犯罪嫌疑人?揭开高调慈善家的华丽外衣,又掩盖着怎样的秘密?

  回顾 慈善之星非法吸储被捕

  在2011年2月 25日经检察院批准逮捕之前,潘锴红是南京慈善界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这位黄埔露灵滋生物公司的负责人,不仅其公司拥有“中国化妆品行业十大质量品牌”、 “中国优质名牌产品”等诸多荣誉,本人还是南京慈善总会的副会长。然而,就在潘锴红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断出现举报人实名举报,让警方注意到了这位高调的慈善家。

  南京市白下区检察院侦监科科长秦必信告诉记者,最初收到举报线索的是白下区工商局。“受害人向工商局举报黄埔露灵滋生物公司所生产的化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而区工商局在查处过程中发现这家所谓的化妆品公司采取了一种类似于传销的经营方式,属于非法经营范畴。工商局由此往下查,越查发现问题越多,因此在2011年1月中旬将案件移送到了区公安分局。”秦必信说。

  一个窟窿越扯越大,很快形成了多米诺效应,潘锴红的罪行一点点显露出来。2011年1月18日,白下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1月19日,即对潘锴红实施了抓捕。2月25日,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对其批准逮捕,其资产也被冻结。

  揭秘 购买产品可获20%回扣

  就在案发的3天前,潘锴红还在南京市慈善总会举行的“情暖金陵”春节救助款物发放仪式上,当场捐献善款物共计50万元。而3天之后,他就成了阶下囚。这位昔日高调行善的慈善家背后,到底藏有怎样的秘密?

  据了解,2010年9月到2011年1月,黄埔露灵滋生物公司打着“爱心计划”的旗号,动员客户通过购买4种产品成为该公司不同级别的4种爱心使者会员 ——爱心仁者、爱心行者、爱心达者、爱心尊者。再通过对会员实施“联爱计划”,即以23%的高息引诱购买公司产品分红投资方式,非法吸储上千万元。

  秦必信告诉记者,所谓“爱心计划”,就是每一位客户购买产品前必须缴纳所谓的会费,即捐出20元交给慈善组织。公司给每位客户发放一张捐款证书,上面写着:“感谢你参加黄埔露灵滋爱心团队,自愿捐赠黄埔露灵滋资金20元,我们将遵照你的意愿全部用于慈善事业,你的捐赠可以登录公司网站查询。”“联爱计划”涉及的金额更大,公司将产品分成单位,每个单位价格880元、2460元、5280元和8800元不等,一般每个客户一次至少购买10个单位,就会得到超过20%的回扣,而后客户再继续发展会员就可以将本金逐渐拿回。在这一计划中,公司主营的化妆品、日用品等产品只是幌子,大多数客户根本不拿产品。此外,公司还推出了A、B、C三种计划,用于老客户发展新用户的提成。但是,回扣和提成中,公司都要抽取给慈善组织的钱、手续费、税费等。

  ■受害人说

  信任慈善家才上了当

  受害人李先生前后一共投资了近20万元,也就第一次购买8800元产品时拿到过返利。“春节后听说潘锴红被捕,跑了好几趟公司,却发现我的钱都没影了。”

  受害人葛女士说,她投资一部分钱后,觉得获利不少,就又从弟弟家拿了不少钱投资。“现在我和弟弟一共近70万元都搭进去了。”

  “由于最初门槛不高,而后期返利较快,潘锴红的业务发展得很快,最高单日入账金额就能达到几百万元。然而,公司主营的化妆品、日用品这些产品根本不是主要业务,而是以此为幌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潘锴红实际是在拿从投资者手中圈来的钱做慈善,为他个人谋取名利。”秦必信说。

  一些受害者表示,之所以愿意相信黄埔露灵滋的运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高额的回报,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潘锴红个人的信任。“因为他是做慈善的,而且名气又那么大。”一位受害者说。

  ■专家看法

  应尽快出台慈善法

  如何才能遏制“慈善”滑向“伪善”甚至是犯罪,专家建议,应尽快出台专门的慈善法、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同时,应由慈善、公安、工商、税务等多部门对善款的来源以及用途强化监管审核,防止“慈善”被滥用。

  据新华社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