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永利:回归外储本质 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主动性

2011年05月09日 07: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北京讯 记者闫立良报道

  “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物,央行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越多,相应投放的货币就会越多,而过多投放货币,就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和严重的货币贬值,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中行副行长王永利近日在《中国金融》撰文称。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到今年3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王永利指出,考虑到贷款的货币乘数效应,这部分外汇占款真正形成的货币投放总量可能远远超过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的数字。由此可见,这也成为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回笼资金:一方面,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大型存款银行已达20.5%,约冻结全部金融机构资金超过14万亿元。另一方面,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资金,目前余额大约在4万亿元左右。二者合计约在18万亿元以上。这对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抑制通货膨胀过快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做法由于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的,只是控制了银行的流动性及其扩大贷款的能力,而并没有直接冻结因购买外汇而投放的货币(由此形成的存款),因此其作用难免大打折扣。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回归央行外汇储备的本质属性,将多余的部分分流出去,并收回相应的人民币。”王永利说。

  那么,外汇如何进行分流呢?基于国家逢汇必买主要是基于控制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并防止出口乃至经济和就业出现重大波动的目的,其实施不应纳入货币储备物的范畴,而应该由国家纳入宏观政策予以推动,因此,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由国家财政用财政收入或发行专项国债予以购买,形成国家专项外汇基金。实施这种分流之后,为避免再产生误解,建议将目前所讲的“国家外汇储备”更名为“央行外汇储备”或“货币外汇储备”,将国家财政持有的外汇储备称之为“国家外汇储备”。

  王永利强调,回归央行外汇储备本质,合理分流其他外汇储备,才有利于规范中央银行的职责,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有效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和币值剧烈波动。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