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甬军: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与新任务

2011年05月09日 13:4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9日讯 (实习记者 董伊林)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甬军近日在由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上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从目前这两年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从过去30年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增长速度相对放缓、比较稳妥的阶段。

  对于上述的观点,陈甬军提出了四点理由。第一,我国在过去30年当中完成了19%—50%的城市化率,这是在人类历史上基本没有的。第二,工资在全国各地的单位中普遍涨了两成。第三,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将在2020年达到最高点。第四,在拆迁问题中产生的社会矛盾也已经达到顶点。就此,他表示,改革开放以后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过程也应该告一段落了。

  陈甬军还提出了我们在新阶段将面临的任务,他强调要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推进城市化率。实的方面要积极探索城市化的多种模式,因地制宜,让农民成为城市化的主体,解决农民的适龄化问题,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放在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推近。虚的方面首先要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新兴城市化要以信息化为基础,因此,我们要推进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消除数字鸿沟。其次要解决社会医疗、教育、体育等各项事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最后,他表明城市化是为宏观经济服务的,因此在产品分配上面也要考虑到城市化。

  陈甬军认为,可持续的城市化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再带动人们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业进入非农产业的路线。符合这一条,才可以称为可靠的城市化战略。

  相关阅读:

  第二届统筹城乡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责任编辑:牛力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