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见习记者 李仁平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河南中牟官渡村的芹菜种植户们开始大肆处理地头的滞销芹菜,一车车抽薹的芹菜被倒掉,运气好一点的可以卖给当地的养殖户。
“芹菜3月就是成熟期,现在已经老得抽薹了,没办法卖了。”
“推出去卖也没人要。”
“卖给牲口吃,一车8块到10块,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儿。”
在半个月前,记者采访当地芹菜种植户,当时一位菜农就悲伤地预计:“再过10多天就完了,这些芹菜就老了,再宣传,政府再想办法也没用了。”此刻,真的变成了现实。
“无奈,太无奈了”、“没有办法”……与半个月前,菜农们操着河南口音急于反映芹菜滞销的状况、讲述自家难处不同,此次的采访,菜农们的口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办法”,现实的状况让他们不得不再一次靠自己扛起来,而这种无奈着实让人揪心。
在半个月前的采访中,当地芹菜种植户介绍,地头还有280多斤芹菜等待出售。芹菜滞销以后,当地政府在媒体表态,对出现严重滞销的芹菜实施保护价销售,确保生产地每斤芹菜的售价不低于1毛钱。
“政府是兑现承诺了,1毛钱收购的,但收购标准比较高,质量要极好的,有专门的人验收。”
“政府把钱补给了超市,验收的人都是超市来的,超市有自己的打算,当然收得越少越好。”
“1毛钱收购,是不低于现在的市场价,但对我们来说,连化肥钱都不够。”
“政府收了大概10%-15%,
最多不超过20%,很少量的。”
对于“农超对接”,菜农们并不看好,他们有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芹菜,原来东三省、山西这些地儿都来拉的,大概要拉走四分之一的,那边的超市怎么跟我们这些小户对接?”
“本地的超市,人家也有自己的算盘,除非是政府要求的,否则实现不了。”
在他们看来,缺乏组织化引导、盲目种植是本次农产品滞销的根源所在。而解决之道,根本在于组织、指导种植。信息才是他们最渴求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