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Pad2“饥饿销售”的代价

2011年05月10日 07: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停业小半天后,昨日上午10时苹果三里屯专卖店恢复了正常营业,并再次吸引众多果粉和黄牛前来购买iPad2。记者发现,昨日北京的苹果门店取消了对iPad2每人每天限购两台的限购措施,顾客可以购买任意数量的iPad2。不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取消限购措施后,iPad2或加速向黄牛手中囤积。(5月9日《北京日报》)

  在苹果家族中,能够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最新潮的数码产品就属iPad2了。作为一贯独立标准存世的数码制造商苹果公司有能力掌控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其“饥饿销售”策略屡屡得逞之后,也意味着苹果在未来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苹果产品销售商、普通购买者、黄牛之间形成的微妙的利益关系中,最后得利的当然是苹果,其次是黄牛,利益链中代价最大的是苹果的拥趸们“果粉”。

  “单反穷三代,苹果败一生”,网络流传的总结性语言概括了对数码产品喜爱的人们在无法控制自己追求高端的购买欲望的无奈。单反即单反数码相机,“败”意为“败家”,苹果产品升级换代层出不穷地投入市场中是需要拥趸们付出金钱代价的。

  iPad2的放开购买实为不得已,“上周六(5月7日)下午,因在排队过程中出现了插队情况,三里屯苹果专卖店的一名外籍员工与插队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导致4人受伤,一扇店门破碎,该店因而暂停营业。”肉搏战就是来源于苹果饥饿销售限定的“每人每天凭身份证限购两台”。限购政策明着看是限定黄牛的政策,实在恰恰是为黄牛服务。iPad2即便再有时尚的标签,没有人会买两台“用一台,看一台”,身份证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最简单不过虚设的限制,如同一个矮得可以抬腿跨越的竹篱笆。

  事实是,“上周五,iPad2在国内正式发售。北京除苹果三里屯和西单大悦城的2家专卖店内还有iPad2销售外,包括苹果在线店、国美、苏宁、大中和众多网上商城在内的其它渠道销售的iPad2均告断货。”

  如果不是因为限制销售引发了排队中的一场肉搏战,三里屯的苹果开放销售完全是不可能的,对中国大陆地区来说不过只是一次偶然事件的偶然开放。

  与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文化理念一脉形成,苹果的销售理念完整地诠释了产品销售中“代次销售法”的资本递进职能,无论是考察期随身听产品链还是手机(iPhone系列)产品链以及iPad(平板电脑)产品链,任何一代产品的价值并没有贬值,任何一代产品都因为其有意控制销售数量变成了时尚收藏者最喜欢的产品。而在人们竖起大拇指赞扬苹果产品时,忽略了数码产品的成本低廉已经超出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以手机为例,功能相同的山寨手机和品牌手机,无论是原材料还是技术标准都有可能是一家代工工厂生产的,而销售价格可能是五倍以上的差距。

  数码产品的最大成本是知识产权的部分,但无限制的复制也是数码产品最为明显的后工业化特质。苹果的饥饿销售实际上限制复制而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成功案例。问题在于,过犹不及式的囤积居奇加之通过黄牛形成了消费者翻番式的购买欲望,利用的是从众心理和凡勃伦效应,看似消费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满足,实际上所有的恶果将通过长期的饥饿销售的累积中爆发。

  物极必反也适用于价格规律,苹果的产品最突出的销售案例是iPhone4、iPad2,火爆的销售模式是受制于苹果公司对货品生产和出厂的控制,但也为苹果公司招来了在中国大陆生产平板屏幕的工厂是血汗工厂的质疑声音。除了苹果公司,其他公司的数码产品链保持着高端、中端、低端阶梯式价格定位,换代同时意味着换价,技术渐进价格渐退。苹果在中国大陆的现行销售忽略了数码产品同质化的泛滥程度——高度的模仿,低廉的价格同样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理,苹果饥饿销售炒高了价格,也炒高了消费者购买阀值,形成越来越窄的消费群体,数码产品不可能是文化意义上的奢侈品,拥趸会考虑替代品以及转移购买注意力,长期以往得不偿失。(黄水牛)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