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07:38 来源:经济日报
“五一”期间,辽沈大地春意盎然。在辽宁省抚顺市,虽然供暖季节已过,但供暖维修工人李明师傅依然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
5月6日,记者在抚顺市热力有限公司新抚供暖分公司维修服务一班,见到了这位30年如一日坚守在供暖一线,为抚顺市民广为称颂的供暖师傅。
按说在这段时间供暖工人应该是挺清闲的,但记者见到李明时,他正在车间里跟工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焊接技术。原来,每年供暖期一过,李明都要组织工友们总结上个供暖期的工作。“供暖工人的岗位很平凡,但我觉得一样要把技术学好、学精。”李明认真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供暖维修工人,李明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边工作边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如今已是技术精湛。身为班长,他还特别注重帮助工友提高技术能力,鼓励工友争做有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担任班长16年来,他主动签订师徒责任状,组织开展技术比武,多次选派工人参加公司和抚顺市举办的技能大赛,多渠道锻炼队伍。“跟他一起工作,总觉得有学不完的知识。”李明班里一位年轻工人对记者说。
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夏季搞维修、干工程,还是冬季忙供暖、跑楼号,李明都要求自己急难险重的任务先上,抢修现场先到,用最短、最快的速度把问题解决好。在李明所负责的新抚区供暖辖区,有许多老旧楼房,热力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辖区不仅楼房老旧,还是供暖的末端,维修任务十分繁重。每年刚入冬时,李明和班组工人都得满负荷工作,每天要带着维修工具上上下下几十层楼,修完这家修那家,衣服经常弄得湿漉漉的,有时甚至连午饭、晚饭都顾不上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仅去年11月,李明班就为住户维修902户次,日平均维修量为20户次,最高日维修量为61户次。去年11月的一天,一条高压管线跑水,在抢修过程中,李明第一个跳进脏水沟里,为了方便操作他脱掉棉衣,穿着单薄的工作服,管线中喷出的水溅了他一身,衣服湿透了,刺骨的寒风吹得他瑟瑟发抖,但他始终不离现场,直到管线修好。在岗位上工作了30年,他从没喊过一次苦,叫过一次累。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尽职尽责,你努力了,你就是最棒的!”在供暖维修这个岗位上,李明用他的努力和坚守,在严冬里为居民送去温暖。
在新抚区的供热用户中,低收入群体较多,因此,在服务上李明更加热心细致。他走访社区、深入用户,了解掌握辖区内用户的情况,设立“特殊用户档案”,有针对性地送“修”上门、送“热”上门。家住16方块8号楼的用户陶洪春是低保户,患有重病,独自带孩子,生活十分困难。在2008年供暖前夕,陶洪春正筹钱准备交暖气费之际生了病。李明得知后,立即同班员说明情况,全班人员纷纷解囊相助,为陶洪春交上了取暖费。从那之后,一班就与陶洪春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二年,李明又发动班员捐款,为陶洪春交了取暖费。
在新抚区,居民一提起李明,都竖起大拇指,“李明师傅真了不起!”
李明在二班当班长时,班里工作条件差,办公区和休息室在一个屋子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班组建设搞上去。在总公司的帮助下,班组成立了职工活动室、职工阅览室和职工食堂。在为班里改善硬件的同时,他又通过组织职工开展学技术、学业务活动,使班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班组面貌焕然一新。不到3年,二班就成为公司的先进班组。
2009年,按照公司班长轮换的要求,李明从二班调到了一班。他在秉承二班“建家理念”的基础上制定出各项服务标准,规范维修流程。班组每月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班组重大事宜都要向职工说明。班组还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对家庭困难的职工给予救助和捐款。同时,班组经常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职工参加公司举办的书法、摄影、绘画展等。在他的带领下,又一个“优秀班组”建了起来。
作为老班长,李明总是时时处处为企业着想,想方设法为企业增收节支,创造效益。李明在工作中发现,一班所管辖的两栋楼由于每户采暖系统均为单管串联,管线过长,阻力加大,造成首组散热器热,后几组散热器凉的状况,达不到室内采暖温度。若要增加散热器,对原有管径系统进行扩径,要增加资金投入。为了节约资金,李明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同时,增加一根闭合管,在首组散热器出口处用一个弯头连接到末几组散热器的入口处,这样既不增加散热器,又减少了系统阻力,使水量分配均匀,每组散热器温度保持一致。这一方案经过验证,效果显著,用户非常满意。多年来,李明组织班员开展节能降耗、修旧利废、技术攻关等多项活动,为公司节支10多万元。
李明30年如一日扎根供暖岗位。近年来,他先后被授予辽宁省“优秀班组长”、抚顺市优秀共产党员、抚顺市国资委“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他所在的维修班先后获得抚顺市“模范班组”、“工人先锋号”、国资委“模范五型班组”等荣誉。面对这些荣誉,李明说,“我就是普通的供暖维修工人,这些事都是我应该做的。”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