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08:49 来源:一财网
近期,国资委对央企“走出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国资委方面表示,这是国资委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召开的央企“走出去”工作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央企“走出去”的三大任务,一是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二是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三是打造跨国企业集团。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曾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央企还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看国际上销售收入达到多少,取得的利润是多少,实际上离真正的国际化经营水平还比较远。
随着央企加快“走出去”步伐,困难和风险也在增加。其中,央企海外恶性竞争引起了国资委的重视。
一位资源类央企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进行恶性竞争,一方面抬高了交易对象的价格,另一方面,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形象。
此外,在意识形态偏见、既得利益强国“围追截堵”、资源紧俏的情况下,央企“走出去”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而央企缺乏应对风险的国际化人才。
“走出去”处于初级阶段
普遍寻求控股是央企“走出去”的一大“通病”。
目前,我国海外资产的摊子已广泛铺开来。据国资委统计,截至2009年底,共有108户央企投资涉及境外单位5901户,央企境外资产超过4万亿元,当年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37.7%,甚至有的企业境外项目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50%。
但庞大的海外资产并不意味着央企国际化经营能力高。相反,即便是国内最优秀的央企,距离成为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依然任重道远。
一个事实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在生产加工环节和低附加值状态,倚仗的竞争手段仍然主要是低成本生产要素。
邵宁指出,央企“走出去”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外国跨国公司相比总体处于弱势。主要表现在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国资委方面也坦承,国际化经营能力是央企“走出去”的一个短板。
“失败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整个项目全盘皆输,损失数十亿美元都存在。”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中国有色集团一位负责海外投资的管理人士表示。
普遍寻求控股是央企走出去的一大“通病”。
“盲目追求控股,结果常常碰得头破血流。”中铁物资的一位副总裁对本报记者表示,控股容易给审批设障,也引起当地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心生反感,给政客提供攻击的借口。
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在一个央企内部研讨班上总结,“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寻求当地伙伴,对外强调入股而非控股,强调交易对当地就业及税收的贡献。
此外,由于对海外市场不熟悉,央企为此交了不少学费。
本报记者获悉,某国内企业在南美收购了一处品位较高的矿山,投资金额也较低,但结果发现,该项目缺乏基础设施配套,并且自然条件极差,光是配套设施建设投资就已超过了购买矿山资金额的3倍多。目前,该公司不但15亿美元的项目投资无法收回,设备也无法运回。
恶性竞争
最怕的不是国外竞争对手,而是国内企业“挖墙脚”
近年来,恶性竞争已成为困扰央企“走出去”的问题。
邵宁曾对本报记者坦承,央企在海外投资时的确存在恶性竞争,国资委也多次协调央企之间出现的投资冲突。
一位央企海外投资主管甚至笑言,中国企业“走出去”最怕的不是国外竞争对手,而是国内的兄弟企业“挖墙脚”。
南车集团的一位高层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在海外投标时屡次发生“窝里斗”,为了拿到项目“不择手段”,“一家公司旗下的两家分公司为抢夺同一个项目,报价可以相差1亿元”。
“国内还好,国外一个项目,如果同行企业都去争,就把这个市场搞坏了,把中国企业的形象和信誉毁坏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过去国务院的领导协调过,但效果不大。”上述南车高层表示。
本报获悉,在澳大利亚收购铁矿石时,武钢、鞍钢、宝钢、中钢等央企都曾看中过皮尔巴拉的一处矿山,最终国内企业相互抬价,成交价格比原来高了1/3。
不过,同类央企之间也建立了初步联盟。据本报记者了解,武钢在加拿大的项目曾被其他国内钢企看中,后来武钢总经理邓崎琳亲自出面协调,武钢才顺利收购该项目。
针对国内企业“自相残杀”的现象,不少央企建言,成立以企业为主导的跨国经营协会组织,从而做到以企业的自律经营和海外协同为主线,尽快使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形成合力。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