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G流量受关注凸显信息消费习惯改变

2011年05月11日 00:24 来源:通信信息报

  智能手机存流量激增问题再次引发业界与网友的广泛争议。据央视报道,近日多位联通手机用户反映,流量费用在短时间内自动暴涨,并质疑联通在用户流量超标欠费时不及时提醒的做法。联通则表示已经为手机用户和无线上网卡用户提供了多种流量短信提醒服务。流量费用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息消费习惯的改变,随着电信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将使消费者获得更加优质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3G手机迅速普及,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越来越多。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增加了3000万手机用户,手机用户总数已达8.89亿,预计5月有望突破9亿大关。三大运营商一季度财报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3月,中国3G用户已经达到6189.2万。而此前,CNNIC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1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达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每天至少手机上网一次的网民占总体手机网民的65.7%。

  3G以及丰富的应用带给人们更便捷的生活,但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天价微博(http://weibo.com)”、“SP收费陷阱”等事件的接连曝光,手机上网流量自动激增问题俨然成为3G发展中如影随形的梦魇。在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中,运营商、SP、终端厂商等成为众矢之的,进而也影响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不过,从另一方面而言,流量问题的凸显预示着信息消费习惯的变迁,在数据业务成为主流并显示出强大的爆发力的今天,产业链自身更需要一场应势而动的变革。

  对于运营商而言,在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转型的过程中,转变的不仅是业务上的更迭,更需要经营、服务、理念上的提升。以流量提醒为例,用户质疑的并非仅仅是流量数据的激增,而是不明原因、毫无预兆的激增。而如果运营商在用户使用套餐流量的关键节点进行及时提醒,就可以避免用户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言而总之,用户与运营商不是对立的两极,谁能够不遗余力提升用户体验,谁就有可能成为3G时代的领先者。而直面问题,积极应对,不吝于一次企业服务的软广告。

  对于产业链的厂商而言,以用户为中心体现在产品中。正如电信专家项立刚所言,运营商智能管道,最重要不是用什么实现,而是要了解电信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体系,通过这样的管理系统实现最好的电信服务。其中,设备制造商设计的更加细分、科学的计费与管理系统是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一环。而如何让智能手机具备“智能化”功能、“傻瓜化”操作也是终端厂商应该思考的问题。

  面对越来越智能的终端和应用,用户自身必要的知识普及和消费习惯同样重要。相关人士称,部分智能手机用户因操作不当,点击退出键便误认为已关闭应用程序,而后台多任务系统仍在运行,程序更新所产生的流量用户并不知情,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钱。在网民手机上网行为逐渐从以浏览为核心的网站服务模式向以应用为核心的客户端服务模式演进的情况下,消费习惯的培育需要产业链各方以及用户自身共同努力。

  归根到底,智能手机的“智能”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选择上,而方便、易懂、易操作、人性化的服务也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价值越发凸显。从用户角度出发,才能把握用户心理,最终赢得市场先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同时孕育着机会,屡被曝光的流量问题或许会成为用户一次被动的3G知识集体普及教育,被撞了一下腰的3G产业链各方或能从中获得一次“用户体验至上”理念上的提升。(本报记者 李晓玉)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