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1日 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武汉光谷软件园孵化的达梦数据库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武汉华工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已是国家重点软件企业。本报记者郑明桥摄
编者按:1987年,为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我国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应运而生。25年光阴流转,从当初的提供资金、场地到如今的创业辅导、技术资本对接,园区孵化已成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广大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成长壮大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东湖高新区孵化器不仅吸引了大量科技创业者,更成为武汉发展中小企业、鼓励自主创业的一张王牌。”曾任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熟知高新区孵化器成长的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表示。
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建有各类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8家,全区孵化面积达125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1300家,已孵化科技项目2000多项,累计毕业企业1500多家,涉及行业包括电子信息、光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先后孵化出凯迪电力、凡谷电子、楚天激光、三特索道、精伦电子等一批优秀的上市企业。
做企业的“创业保姆”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张佚伟的博而硕微电子有限公司已在武汉站稳脚跟。
“2009年,当决定要自己创业的时候,我们辗转多个地方,最终选择了东湖高新区光谷软件园,在湖北青年企业孵化器里安了家。”张佚伟告诉记者,公司入驻孵化器办公的注册登记手续由孵化器安排免费办理,办公室也由孵化器免费提供。
“孵化器就是企业的创业保姆,能让入孵企业省钱又省心,从企业注册到纳税,孵化器都有专人负责,企业只需要一心一意地想着发展。”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李世庭说。
为引领企业成长,助推全民创业,东湖高新区坚持孵化器建设与在孵企业培育相结合,通过优化孵化器发展环境、提升孵化器功能,将孵化器建设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孵化器已从最开始为企业提供场地、打字、通讯、工商、税务登记等纯粹的政策性服务,转向较为系统全面、多功能的服务体系。”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龚伟说。
据了解,目前东湖高新区的企业孵化器覆盖了入驻前的项目考察、成长性研究,入驻中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入驻后的资本、物业、行政、市场、法律、技术需求,以及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异地拓展等“二次孵化”,服务向研发、市场两头延伸,扩展到企业成长运营的各个阶段,服务品质大幅提升,服务功能也日臻完善。
“孵化器不能只单纯给优惠、给免费场所,因为创业需要的不只是资金,还需要创业指导。”龚伟告诉记者,“孵化器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年轻人创业。”
张佚伟记得最近的一次指导是以创业沙龙的形式进行的,“孵化器请来了大学教授、物流专家,还有会计师、律师等,与入孵的企业交流。除此之外,每周还会有律师专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形成“产权式”孵化器
随着进入孵化器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孵化器的服务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于是东湖开发区开始积极探索“突出在孵企业的培育,形成企业与孵化器共同成长”的新机制。
2002年,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全国首创产权式孵化器商业模式,开工建设武汉光谷创业街。“产业发展需要勇于尝试,顺应潮流。对社会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是企业孵化器的产业化模式。建立创业街就是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孵化器产业化中的探索。”龚伟说。
所谓产权式孵化器,是由创业中心开发管理、投资人所有、孵化企业使用、区域经济受益的一种孵化器模式。“光谷创业街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服务机构参与,有效解决了企业孵化器的资源先天性缺失问题。”龚伟说。
此外,东湖高新区还通过各种优惠、补贴等方式,吸引服务资源,将创业街建设成资源整合的平台。此后,东湖高新区越来越多的孵化器借鉴创业街做法,不断向社会资源开放。
产权化让孵化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主发挥空间,使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的资金服务规模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并积极与创投机构对接,共同促进在孵企业发展。如武汉华大新型电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即华工孵化器投资入股,拥有该企业36.61%的股权。现该公司新型电机销售收入由入孵前的不足800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亿元以上;同期公司净资产增加到了原资产的11倍。
如今,“产权式”孵化器已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成长的绝佳平台。2008年,湖北省实施了创业导师计划,并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东湖高新区随即建立起重点培育企业保荐制度,挑选了一批在孵企业纳入重点培育企业行列,由创业导师、孵化器共同从企业规划设计、政策辅导、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六方面对在孵企业予以培育、引领成长。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坐在创业街6号楼10层的总经理办公室,40岁的熊友辉踌躇满志——再过3个月,他的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将搬进新的产业园,正式孵化毕业。
2003年,熊友辉自己出资15万元,来到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了四方光电,产品涉及沼气分析、烟气分析、机动车尾气检测、煤气生产等诸多领域。8年里,四方光电建立起4条生产线,产品先后出口到德国、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现有发展空间已经不够,创业中心帮企业联系了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协助我们参与竞标,在开发区凤凰工业园拿到了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熊友辉对创业中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08年2月,湖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东湖高新区开始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和闲置房屋等,参与孵化器建设特别是专业性孵化器建设。同时,鼓励、支持武汉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聚焦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平台,东湖高新区进一步落实国家和湖北省、武汉市相关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办孵化器的积极性,并探索建立对孵化器公共服务的补贴机制。
此外,东湖高新区还积极推进孵化器国际化,组织创业中心与比利时有关机构对接。目前,比利时瓦隆州已在东湖高新区建立了中国创业企业服务中心,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也建成了欧洲企业服务中心。
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不仅成为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基地,同时还向外界输出孵化器组织管理的先进模式。据了解,近年来,该创业中心先后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河北省三河市签订协议,共同建设了“东创科技园”和“燕郊创业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