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时报观察 需提高对保障房融资平台关注度

2011年05月14日 05:19 来源:金融时报

  韩雪萌

  在平台贷款管理的严控之下,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出现“告急”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的收入来源较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资金运转。由于银行贷款基本停滞,而工程项目仍不断需要资金运转,存量资金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地方融资平台的压力很大。一些政府融资平台则寻找政策间隙打起擦边球,从而获得银行融资。而这个空间就落在保障房领域。

  记者韩雪萌尽管面临资金、土地等挑战,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正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动下稳步推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尽管各地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仍然是严峻的挑战。在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商业银行流动性收紧的境况下,保障房融资平台成了唯一申贷通道,地方政府各显神通,一些地方以保障房名义新建的的融资平台纷纷挂牌。由此,一些专家和媒体担心,保障房会不会沦为又一个政府融资平台?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2011年要完成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资在1.3万亿元左右。其中,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其中,地方的筹资渠道,就包括地方政府无偿划拨土地、地方政府土地收益金、住房公积金、保障房融资平台等。

  当前,在保障房建设上,地方政府委托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财力丰厚者,政府出钱,开发商出力。对开发商而言,除了利润薄点外,几乎没有任何风险。第二种是财力不够者,政府搭台,开发商唱戏。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政府出少量的资金,其余由开发商垫资,建设完成后,或由开发商移交给政府,或者由开发商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对于这种情况,开发商不可能完全利用自有资金,除了直接融资等手段外,银行贷款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而前述用以保障房建设及融资的公司,就相当于一个政府平台公司。

  然而,去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经成为监管层最为重视的银行信贷风险之一。不仅从国务院层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银监会等部委也加大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监管工作。今年春节以来,银监会两次就收紧平台贷款发文,以“降旧控新”为目标,严格对平台贷款进行管理。各机构平台贷款审批权限不仅统一上收至总行,实行“名单制”管理,各银行总行还对纳入平台类客户名单内的贷款实行总行统一授信、全口径监控和逐笔审批,并在总行层面落实授信管理问责机制,分支行仅承担前台营销和贷后管理。某国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去年6月份以后,部分银行就没有平台贷款的审批权了。除了少数大型银行的省级分行仍拥有部分平台贷款审批权之外,大多数股份制银行总行都已经上收了平台贷款的审批权。

  在平台贷款管理的严控之下,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地方融资平台资金出现“告急”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尤其对于无法转成公司贷、现金流较差的地方融资平台来说尤为突出。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大多数地方融资平台的收入来源较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资金运转。由于银行贷款基本停滞,而工程项目仍不断需要资金运转,存量资金难以维持较长时间,地方融资平台的压力很大。一些政府融资平台则寻找政策间隙打起擦边球,从而获得银行融资。而这个空间就落在保障房领域。

  早在今年春节后,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加强风险防范的通知》中就明确,在平台贷款整体严控的目标下,仅允许平台贷款在有偿还能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适度新增。另外,在2010年的融资平台清理中,各地的保障房融资平台也得以保留。于是,保障房俨然成为地方政府为数极少的可以争取新增信贷的通道。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近期以来,各地的保障房融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媒体报道,在昆明、青岛等地,一批保障房融资平台迅速搭建,河南、湖北、陕西等地的保障房融资平台也在紧张筹建。此外,随着信贷额度紧张,保障房资金压力加大及相应平台公司的设立,通过平台公司发债也逐渐成为保障房融资的新渠道。在得以保留的保障房项目融资平台中,有不少地方的平台公司都在通过发债筹措资金。

  此前,银监会表示,保障房资金投入主力还应该是地方财政,银行只能是配合。由于保障房非商业地产,资金回报时间长,没有商业可持续性,银行只能在财政补充足额到位的基础上,适当给予支持。支持的前提,还需要保证项目的资本金到位,并追加一定的优质资产,进行专户管理、单独核算,将政策风险降到最低,保证银行到期能够收回利息和本金,否则如果无法偿还信贷本息,就会形成新一轮的平台贷款。

  对此,有专业人士表达了担忧:地方政府一下子搞了这么多保障房融资平台,值得警惕。其目的可能并不单纯是建保障房,而可能包括换一种名目从银行获得贷款。因为此前在清理整顿平台贷款中,曾发现有地方融资平台之间互相倒账的现象,即通过一个融资能力较强的平台获得贷款,再通过虚构交易合同等手段,将资金转给另一个需要用钱的平台。对于平台公司发债建设保障房,也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公司的级别;二是资金是否真正用于保障房项目。

  就此,记者也采访了银监会有关人士。这位人士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借保障房之名套取贷款的现象即便存在也不会很多。“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实施受托支付,必须专款专用,并且按照监管要求,今年各家机构务必确保新增贷款按新规走款的比重达到80%,信贷资金用途受到了严格监督,要想通过保障房平台贷款挪作他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该人士也称,“对此类苗头,应保持警惕。对于保障房融资平台,应给以高度关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